| 英特爾 | Visa | IoT | 支付

英特爾、Visa合作研發鎖定IoT裝置的安全支付技術

雙方將把Visa的加密技術整合至Intel針對交易研發的資料保護技術,供商家選擇是否採用更安全的資料傳輸方式,即使資料遭截取也無法取用。此外,將交易的驗證與硬體裝置綁定,消費者經認可的硬體裝置進行支付,以協助降低交易風險。

2016-10-25

| 中國 | IoT | 雄邁 | Mirai | 殭屍網路

旗下產品淪為DDoS打手,中國雄邁將召回被當殭屍網路的機種

雄邁聲稱已在2015年4月就關閉了嵌入式設備的telnet,之前的產品則提供了韌體升級以解決telnet遭攻擊的風險,另外,有鑑於許多消費產品淪為殭屍網路傀儡,將準備召回早期在美國市場所銷售的攝影機相關產品,強制用戶更改預設密碼的功能。

2016-10-25

| IoT | 物聯網 | IT周報

IoT雙周報第1期(10/08~10/21)

英特爾推出第一臺採用自家品牌的商用無人機Falcon 8+,不只具備自動化空域感測能力,能自動躲避前方障礙物,具備系統備援機制

2016-10-22

| Mirai | IoT | 惡意程式 | 殭屍網路

Mirai原始碼揭露後遺症…殭屍裝置數量增加一倍

Level 3威脅研究中心發現在駭客公佈Mirai後,除了C&C伺服器增加外,受到控制的裝置數量也從21.3萬台增加到49.3萬台,其中8成為監視器,其他為路由器、IP攝影機或Linux伺服器組成。

2016-10-20

| 微軟 | Cloud | 大數據

微軟技術高峰會登場,臺灣為全球第一站,主打混合雲方案、機器學習等

微軟技術高峰會(Microsoft Tech Summit)今明日在臺灣舉辦,微軟的目標是要結合大數據分析、物聯網、雲端服務與資訊安全等,為企業提供全面化的服務。 

2016-10-12

| IoT | 殭屍網路 | 中國

資安業者發現IoT殭屍網路大軍來自同一中國業者的韌體

資安業者Flashpoint分析Mirai殭屍網路大軍,發現許多遭到控制的物聯網裝置來自採用中國製造商「雄邁」機板的DVR/NVR監視器及網路攝影機,因使用預設使用者名稱root及固定密碼xc3511,讓駭客可透過Telnet存取,建立起龐大的殭屍網路大軍。

2016-10-11

| IBM | Watson | IoT | 認知運算

IBM挹注2億美元,加強Watson認知運算能力整合物聯網技術的發展

IBM日前重砸2億美元,在德國慕尼黑設立了新的全球總部,專注於發展Watson IoT技術,目的是要結合Watson認知運算能力和物聯網技術,提供企業用戶能利用Watson IoT技術,來轉換企業目前的營運方式。

2016-10-05

| 駭客 | IoT | Mirai | 殭屍網路

駭客公布惡意程式Mirai原始碼,讓數十萬IoT裝置組殭屍網路大軍的元兇現形

惡意程式Mirai可偵測網路上使用出廠預設憑證或固定憑證的物聯網裝置,以植入惡意程式,從遠端操控這些IoT裝置組成殭屍網路,針對特定的對象發動DDoS攻擊,是造成資安部落格KrebsOnSecurity暫時消失的元兇。

2016-10-03

| 物聯網 | IoT | Gartner

Gartner:IoT市場才起步,還要10年才成熟

Gartner研究副總裁Dean Freeman認為,IoT市場要達到成熟期還得再等10年,瓶頸卡在現階段的企業無法為使用者提供更高應用價值

2016-10-01

| SAP | IoT | 投資

SAP未來5年將砸20億歐元投資IoT,先併Plat.One與Fedem

SAP將在未來5年投資20億歐元,約台SNAN700億元發展IoT,推廣SAP IoT方案外,並在全球設立實驗室,與合作夥伴、客戶、新創業者合力研究結合工業4.0與IoT提昇企業營運及生產效率。為強化旗下IoT服務,SAP買下IoT平台商PLAT.ONE及進階工程分析軟體業者Fedem。

2016-09-29

| IDC | IoT | 企業

IoT只聞樓梯響!? IDC:企業開始「玩真的」

IDC調查發現有31.4%的受訪企業已展開IoT方案,有43%會在未來12個月內開始部署IoT。超過5成受訪企業認為IoT有助於業務發展。阻礙IoT發展的隱憂包括了資安、成本、隱私、相關技術及支援。

2016-09-22

| IBM | IoT | Watson

IBM與多家消費性電子廠聯手,以Watson認知運算強化IoT服務

IBM在德國IFA展上與Whirlpool、Panasonic、Nokia及智慧耳機業者Bragi、3D列印自駕車Olli等業者聯手,發表結合Watson認知運算的IoT應用,希望擴大Watson認知運算分析在未來智慧工廠生產、智慧家庭生活及個人等領域的應用。

2016-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