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S-CERT | 路由器 | 網路攻擊 | 駭客

美英聯手警告俄國駭客正對路由器等網路基礎設備展開全面攻擊

聯邦調查局相信,這些駭客正使用老舊受損的路由器,進行中間人攻擊,以支援間諜行動、偷取智慧財產或持續對受害者進行網監控,並進一步對未來的攻擊行動奠定基礎。

2018-04-19

| EFF | 雲端法案 | 布達佩斯公約

歐洲也將有雲端法案!EFF近百團體要求應全程公民參與

公約內容可能包含改進法律援助條約(Mutual Legal Assistance Treaties,MLAT),依雙方國家談判的互惠範圍,允許執法機構和企業直接合作,以存取特定使用者資訊。

2018-04-06

| 資安大會

2018臺灣資安力爆發

今年是臺灣資安力爆發的一年。蔡英文總統去年提出的「資安即國安」政策,今年開始展現成果,連續四年臺灣資安大會報名人數再次創新高,超過6千人,一連3天,現場有超過700項資安產品亮相,參與活動的人潮滿滿。

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李德財更在開場演講中預告,將公布「資安即國安戰略報告書」,而經濟部部長沈榮津也登臺致詞,並且揭露國家建立資安產業生態系的兩大原則。

2018-03-28

| N-CERT | 資安大會

政府預計年底完成國家級N-CERT,加速資安事件應變處理能力

臺灣政府機關面臨的資安風險中,APT仍是主要風險之一,網路釣魚郵件是主要入侵管道之一,其餘手法則常見於利用共用性系統漏洞與利用短期租賃的雲端服務,鎖定供應鏈廠商發動攻擊

2018-03-26

| 資安大會 | 內部威脅

傷你最深的其實是內部威脅

今年臺灣資安大會規模更勝以往,在這次活動裡面,我對其中一個議題感受最為深刻,那就是內部威脅管控。在最後一天,有兩場課程著重在此,分別是由精品科技資安顧問陳伯榆的「資安是攻守交替後的完美結合」,以及國際產業安全協會台灣分會會長楊博裕的「外賊易擋、內賊難防:從史諾登案看內部威脅管理的盲點」。

2018-03-24

| AI

【專家觀點】英國AI科技發展計畫評估小組領導人:不怕科技巨頭壟斷,AI人人都有機會

相較於網頁是突發性的成長曲線,AI將會是階段性地成長,每個階段都有許多要克服的難題,有些技術可以真正地實現,有些技術可能因為某些原因還無法實現

2018-02-16

| AI

【英國AI未來戰略大揭露】第一步先從資料共享打基礎,英國要成為全球AI實驗場域

臺灣AI發展策略是從產業出發,培育的人才也是以產業AI化為主,而英國則是以更高的角度,從AI技術最根本的資料處理著手

2018-02-15

| AI

【臺灣AI小國的大戰略】鎖定軟硬整合,科技部要靠半導體業打造AI生態系

科技部4年超過160億元的臺灣AI戰略,雖然涵蓋人才培育、AI平臺建置、產業AI化輔導,但主要的核心仍然是半導體射月計畫,就是要培養臺灣AI晶片發展能力,來打造AI生態系

2018-02-14

| AI

【專訪臺灣AI戰略舵手:科技部長陳良基】各行各業未來都會AI化,臺灣靠半導體能卡位制高點

各國也將AI當作促進產業發展的工具,期望善用AI技術可以提升各行各業生產力,以及節省生產和服務的成本

2018-02-14

| AI

【跨國業者觀點】為何微軟來臺設AI研發中心?看上軟體人才多

微軟的AI研發中心將會聚焦於如何應用AI技術在產業上,由微軟提供業界的經驗,與臺灣科技部、經濟部一同合作推動產業AI發展

2018-02-13

| AI

產業AI化軍隊大缺血!不只軟體人,更是非IT人才的新機會

AI的熱潮持續延燒,現在就連非IT產業的在職人員,也想成為AI人才!而臺灣目前需要的AI人才又是哪一類?

2018-02-12

| 監理沙盒 | Regtech

監理沙盒不只容許創新,更是法規進化的Regtech實驗場

吸引200家新創業者申請進入的英國監理沙盒,其成果有目共睹,然而,英國成功的秘密是什麼?英國在臺辦事處副代表畢騰安分享他們採用沙盒的經驗以及3個成功關鍵

2018-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