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ST Data

非結構化資料是當前IT應用的資料儲存型態中,所占容量比重最大的一個類型,連帶也讓針對非結構化資料儲存的分散式檔案系統與物件儲存系統,成為IT儲存架構中的一大主流類別,更進一步,還促成原本各自獨立的分散式檔案與物件儲存產品,逐漸融合為一個單一平臺。

長期關注與研究分散式檔案系統與物件儲存產品市場的Gartner,在其「分散式檔案與物件系統魔力象限」(Magic Quadrant f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s and Object Storage)報告中,便強調了這個趨勢。

Gartner從2016年開始發表「分散式檔案與物件系統魔力象限」,用以評述這個領域的廠商與產品發展情況,並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強調在單一平臺同時整合檔案與物件存取能力的必要性。在2020年版的「分散式檔案與物件系統魔力象限」報告中,Gartner的分析師便表示:「這兩個市場間的區別正在變得模糊,用戶已經將其視為一個市場,並同時需要以檔案與物件方式來存取非結構資料。」同時還指出:「最具創新的廠商,現在已能在通用儲存上同時提供檔案與物件服務。」

在最新出爐的2024年版報告中,Gartner更以是否由「單一平臺」同時提供檔案與物件儲存服務,作為評估這領域產品的基本門檻,從而在報告當中,剔除DDN、NetApp、Quantum與Cloudian等幾家老牌廠商,也產生了爭議。

檔案與物件儲存服務的整合

我們同意Gartner將分散式檔案系統與物件儲存合併為單一領域的看法,從技術角度來看,分散式檔案系統與物件儲存系統,是兩種不同的架構的產品,但兩者同樣具備叢集架構與橫向擴展等特性,而且在應用層面上,兩者同樣都是針對非結構化資料儲存,因而兩者的用戶與市場區隔也逐漸模糊。

我們也觀察到,面對檔案與物件儲存應用逐漸融合的趨勢,也讓原本的分散式檔案儲存系統產品,以及物件儲存產品,在這幾年來轉型成為兼具檔案與物件儲存雙重服務能力的平臺。

更進一步,以Pure Storage FlashBlade為首,包括Cohesity、VAST Data與Scality等廠商的新一代儲存產品,更以單一平臺同時原生支援物件與檔案儲存兩種應用為訴求,無須像一些舊平臺需透過閘道器(Gateway)等中介元件的介接,來獲得檔案與物件雙重服務能力,這些新平臺原生就同時具備檔案與物件存取能力。

單一整合平臺的優勢

近兩三年來,Gartner越來越看重單一平臺同時整合檔案與物件儲存服務,在2022與2023年版的魔力象限報告,我們都觀察到這樣的論調。例如,若廠商能在單一平臺同時支援檔案與物件儲存協定,會被Gartner列為優勢;反之,若廠商必須透過閘道器等額外元件的介接,才能達到同時支援檔案與物件儲存協定的目的,便會被Gartner列為劣勢,推崇單一平臺形式產品的意味十分明顯。

原則上,我們也認同Gartner的觀點。不依賴閘道器等額外元件,以單一平臺原生整合檔案與物件等2種服務,確實可列為這領域產品的重要優勢,不僅架構簡潔、部署與管理較為簡便,也能避免閘道器這些元件造成擴展性與效能瓶頸、可用性等問題,給予較高評價並不為過。

Gartner分析報告排除非單一平臺廠商

然而,在不久前發表的2024年版魔力象限報告,我們驚訝地發現,DDN、NetApp、Quantum與Cloudian等4家老牌廠商,竟然被剔除在外。Gartner在報告中僅寥寥幾句表示,這4家廠商是因為未能符合單一平臺同時提供檔案與物件工作負載的標準,而遭到剔除。

我們進一步檢視報告內容細節,發現Gartner今年以能否透過單一平臺來提供檔案與物件儲存服務,作為納入評比的門檻之一,這是「分散式檔案與物件系統魔力象限」問世以來,未曾出現過的條件。

Gartner魔力象限報告的廠商門檻,通常分為營業面與產品規格等兩方面,前者要求廠商的營業額、用戶數量、產品部署規模、業務涵蓋區域都須達到一定標準。後者則要求產品的規格與功能須達到一定標準。

以去年的「分散式檔案與物件系統魔力象限」來說,在規格功能方面的要求一共有6項,包括基於共通命名空間的檔案與(或)物件協定存取能力、完全的分散式架構(包括metadata)、可因應節點或磁碟故障的容錯能力、支援4節點以上的叢集架構、橫向擴展能力、單一檔案系統500TB,以及全域命名空間2PB的擴展能力等。

然而,在今年報告中,赫然多出一個不同以往的要求:產品平臺必須支援NFS、SMB與S3協定,而且須是由平臺本身提供支援,而不能透過閘道器或外部產品。相較之下,Gartner先前只要求產品平臺可以提供這些協定,但沒有要求須以哪一種方式來達到這個目的,無論平臺原生支援、或是透過閘道器均可。

以今年Gartner在此提出的新標準來看,DDN、NetApp、Quantum、Cloudian的平臺,確實無法符合這項要求。

以DDN為例,他們的EXAScaler平臺原生支援自身專屬用戶端檔案存取協定,必須搭配閘道器來提供NFS、SMB與S3等存取服務;NetApp的StorageGRID平臺本身只支援S3、Swift等物件儲存協定,需搭配NAS橋接器(NAS Bridge)的介接,才能支援NFS、SMB等檔案儲存服務;Cloudian HyperStore本身只支援物件儲存,需另外透過HyperFile閘道器的中介才能提供檔案存取服務;Quantum ActiveScale同樣是以支援S3等物件儲存協定為主,檔案存取服務能力相對有限(只有NFS)。

單一平臺的必要性

Gartner在過去的魔力象限報告也曾剔除不少廠商,但大多是基於營業面的理由,但今年「分散式檔案與物件系統魔力象限」報告中,以是否具備「單一平臺」的特性,一舉剔除4家重要廠商,這是前所未見的。Gartner這種作法會有過於激進的爭議,且有過於突顯分析師對於產品架構的偏好之嫌,可能與市場現況有違。

例如,這次被剔除的Cloudian便發表聲明回應,他們認為Gartner分析師對產品架構存在偏見,過於強調檔案存取服務,而讓物件儲存服務邊緣化,並表示Gartner分析師重視的優先事項,與實際用戶重視的優先事項並不一致。

檔案與物件儲存服務確實有整合的必要,但我們認為只需整合在「單一產品」即可,而未必要達到「單一平臺」整合。Gartner分析師在這份報告中,對「單一平臺」這項特性顯得過於執著,甚至不惜排除沒有這項特性的廠商,令人懷疑是否需要展現如此決絕的立場,以及這麼做的意義何在。我們認為,在實際應用環境中,用戶未必這樣重視「單一平臺」與否,而是更傾向於Gartner過去的標準——只要平臺能提供檔案與物件服務即可,至於平臺是以何種架構來實現這個目的,對用戶來說並不是至關緊要的問題。

我們承認,以單一平臺同時原生支援檔案與物件儲存,確實能給架構與部署管理帶來一定優勢,但從另一方面來看,這些架構與部署簡化特點,只在初始建置階段才有較顯著優勢。而就非單一平臺類型產品來說,閘道器這些額外元件大多可以VM方式部署,實際上的建置與維運負擔並不大,許多用戶都能接受這種部署型態。

因此我們認為,「單一平臺」這項特性只能說是「若有則更好(Nice to have)」, 但還不到「非有不可(Must have)」的程度。Gartner以此做為篩選標準,導致多家重要廠商被排除在魔力象限報告外,反而有違這份報告研究與介紹市場現況的初衷,這也是我們閱讀與參考今年魔力象限報告時,建議需要特別注意之處,事實上,對於任何專家提出的論點,都應該仔細了解背後的脈絡,再進行判斷,不宜照單全收。

分散式儲存平臺兼容支援檔案與物件服務的2種方式

當前的分散式儲存平臺,大多具備檔案與物件儲存雙重功能,但實現的方式有異。例如,一些發展歷史較早的平臺,是透過額外的元件來提供跨多協定服務,如上圖中的NetApp StorageGRID本身只支援S3物件儲存,透過額外的NAS Bridge便能支援NFS與SMB檔案存取。

至於晚近發展的平臺,則能以單一平臺原生支援多協定,例如下圖中的VAST Data平臺,透過協定層可同時支援NFS、S3與SMB等多種協定。

圖片來源:NetApp、VAST Data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