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的管理介面、強大的儲存管理功能、先進的網路儲存技術,配合多樣化的應用解決方案,WSS2003將顛覆您對儲存的既有觀念。沒有用戶端授權數限制。更友善的操作介面
微軟在今年11月27日正式發表新一代企業儲存解決方案Windows Storage Server 2003。Windows Storage Server 2003是以Windows Server 2003k為作業系統核心,搭配Server Appliance Kit(SAK) 3.0套件,並結合了嵌入式伺服器的概念和網路附加儲存設備(NAS)的架構所組成的儲存專用平臺,也是微軟Windows Server System家族的成員之一。
Windows Storage Server 2003和微軟其他作業系統不同之處在於,它並不是以純軟體的型式在市場上販售,而是與儲存硬體製造商和ISV軟體供應商合作,提供軟硬體合一的儲存系統,使用者可依照自己的需求,選購不同廠商所提供的儲存解決方案,設備買回來之後,也只需接上電源和網路,經過一些簡單的設定即可使用。
此外,Windows Storage Server 2003的儲存設備和所有的NAS一樣,沒有用戶端授權數的限制,企業不需為每一個連線用戶購買用戶端授權,相較於一般通用型伺服器作業系統,必須依照用戶端數計價,以Windows Storage Server 2003儲存設備做為檔案伺服器的成本效益較高。
和一般的作業系統一樣,使用者可依照需求,在Windows Storage Server 2003上安裝儲存相關的備分軟體和防毒軟體,以保障資料安全,不過目前的限制是不能安裝資料庫系統(如SQL Server、Exchange…),也不能成為Active Directory網域控制站,僅能以成員伺服器的身分加入Active Directory網域。
過去以Windows 2000 Server為核心的Windows Powered NAS,最為人詬病之處在於不支援中文操作介面,這點也造成了硬體廠商產品推廣上的困難,尤其在中信局標案正式將NAS列入採購項目後,不支援中文作業系統的Windows Powered NAS便吃了大虧,無法和其他支援多國語系的Unix/Linux-based NAS競爭。
Windows Storage Server 2003新增加了包括正/簡體中文、日文、韓文在內的8國語系支援,以我們借測的建聯科技WSS-2400為例,系統預設值是英文介面,使用者只需透過瀏覽器登入web管理畫面,點選maintenance標籤中的language選項,選擇正體中文語系,重新開機之後,管理畫面和本機端介面皆會改成中文顯示,對本地使用者來說,增加不少操作上的便利性。功能強大的儲存管理解決方案。VSS提供更有效的資料保護
一個可靠的儲存解決方案,其關鍵在於有效管理磁碟和資料的整合,在Windows Storage Server 2003中新增了許多易於管理資料和儲存設備的服務及工具,協助IT管理人員更有效的管理儲存資源,對企業來說,一個經濟的、易於擴充的儲存解決方案更能充分保障對儲存設備的投資,降低企業總體持有成本(TCO),以下介紹的是Windows Storage Server 2003最新的特色及增強的功能。
根據調查,造成資料遺失的原因當中,人為疏失便佔了三分之一以上,使用者的意外刪除或覆蓋舊有檔案,往往造成IT管理人員必須花費大量時間從備分磁帶中還原檔案,有時甚至因備分不及或還原失敗,造成檔案永久遺失。此外,隨著企業資料量的不斷成長,利用磁帶備分資料所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造成備分程序還得分段進行。磁帶備分的另一個缺點是,必須透過還原才能判斷資料是否有效,備分資料的可靠度也因此降低。
Windows Storage Server 2003的磁碟區陰影複製服務(Volume Shadow Copy Services,簡稱VSS),是一項對IT管理者和終端使用者而言都相當好用的儲存管理功能。透過共用資料夾的陰影複製(Shadow Copies of Shared Folders),系統可以自動在指定的時間,將所有共用資料夾內的檔案以快照(Snapshot)的方式,複製到另外一個儲存區內備用,每個磁區最多可儲存512個時間點的陰影複製副本。當使用者透過網路存取共用資料夾內的檔案時,不慎將檔案刪除或覆蓋,可不需透過IT管理員的協助,自行查詢並使用先前已被更改或移除的檔案,或是將檔案還原。
VSS可與應用程式、備分軟體和儲存硬體相互配合,為企業提供了應用程式可知(Application-Aware)的資料管理。除了CA BrightStor ARCserve、Veritas Backup Exec等專業的備份軟體之外,一般備分軟體在備分過程中遇到已開啟檔案時,只能選擇暫停備分或跳過以防止資料損壞,VSS可備分開啟中的檔案,使用者不需為了備分的需要而關閉應用程式,IT管理員也不必擔心備分過程中發生無法預測的資料不完整。如果在建立陰影複製過程中出現問題,管理員會立刻發現陰影複製的副本與來源資料互相矛盾,而在寫入磁帶之前重新建立陰影副本,避免以往只有在從磁帶還原,才能知道備分的資料是否完整有效。VDS加強儲存設備可管理性
現今企業的儲存環境日趨複雜,「儲存管理」已成為IT人員最大的挑戰,最顯而易見的就是在SAN架構的儲存環境下,管理者必須面對許多不同廠牌的硬體設備,它們往往具備單獨的管理介面和軟體,彼此之間互不相通,徒然增加管理上的複雜度和困難度。
虛擬磁碟服務(Virtual Disk Service,簡稱VDS)是Windows Storage Server 2003的新元件,目的是希望提供標準的管理介面,讓所有的管理動作整合在單一的管理介面之下,簡化管理程序。過去每家SAN儲存硬體製造商都必需開發自己的API來管理儲存裝置,現在則是可以藉由VDS供應器(Provider),將統一的VDS API轉換成符合他們硬體所需的指令。當SAN儲存區域網路中新增支援VDS的硬體設備時,Windows Storage Server 2003會自動安裝及註冊硬體裝置,如此便可在Windows的環境下管理各個儲存系統,而不需藉由單獨的管理介面,如此一來可使企業的儲存管理成本更加合理化。
VDS提供了多項功能強大的管理工具,其中最重要的是兩組命令列介面(Command Line Interfaces)-diskpart和diskraid,功能簡述如下。
diskraid並非作業系統的一部分,使用者可從Windows Server 2003 Deployment Kit和Windows Server 2003 Resource Kit當中獲得。diskraid必須在Windows Storage Server 2003中執行,使用者帳號也必須屬於系統管理員群組。安裝diskraid之後,管理者可以運用統一的指令來管理不同的SAN儲存設備,例如建立或刪除所選取的LUN、設定選取LUN的上線/離線狀態、替選取的LUN設定控制器活動清單等。當使用diskraid建立LUN之後,便可利用圖形介面的磁碟管理控制臺,初始化及轉換磁碟區。
diskpart則是一組預先安裝好的命令列工具,用來管理儲存網路內的物件,管理者可藉由統一的diskpart指令配置位於同一個分區內的單一磁碟區,或是用來配置跨越多個磁碟的多個分區。DFS協助管理分散的資料。MPIO提供儲存網路備援及負載平衡
在目前的企業IT架構之下,當使用者存取共用檔案資源時,常會遇到舊有的檔案伺服器效能不佳,導致資料存取效率低落,以及資料散布在多部不同的伺服器上,使用者不易存取和管理等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Windows Storage Server 2003採用強化的分散式檔案系統(Distributed File Sharing,簡稱DFS),簡化了多部檔案伺服器的網路中定位和管理資料的難度,對於需要存取多個分散各處的共用檔案,而又無法準確記憶資料保存位置的使用者來說非常有幫助。
分散式檔案系統提供了便於定位資料的統一介面,就好像所有的共用資料都位於同一臺伺服器上,IT管理員依照需求,替不同位置的檔案設置一個統一的邏輯路徑,使用者只需依照該路徑就可以存取所需資料,而不必知道檔案的實際儲存位置。此外,如果企業要將伺服器汰舊換新,資料從舊伺服器遷移到新伺服器上,只要保持邏輯路徑名稱不變,使用者將不會感到有任何變化。
新版的DFS增強了自動導向用戶端到距離最近的DFS伺服器的功能,利用Active Directory整合機制,將用戶端路由至最接近的檔案伺服器路徑,可以有效的避免存取共用檔案時發生「捨近求遠」的現象,不僅幫助企業有效控制成本,也提高了網路存取效能。此外,Windows Storage Server 2003企業版支援單一系統存放多個DFS根目錄的功能。
DFS可與Windows Storage Server 2003的檔案複製服務(File Replication Service,簡稱FRS)協同運作,用於維護多部伺服器上的檔案和共用資料夾,根據系統管理員的定義,當本機伺服器內的檔案被修改之後,遠端伺服器也會進行同步複製和更新,避免本機伺服器損壞造成資料遺常,更加強化資料的可用性和保障資料的可靠度。
在網路儲存環境下,大量的資料透過網路傳輸,一旦網路發生擁塞或中斷等問題,將嚴重影響服務的連續性,對企業來說,建立具備多重路徑的儲存網路設施有其必要性。Windows Storage Server 2003支援多路徑輸入/輸出(Multipath Input/Output,簡稱MPIO)功能,能夠提供最多32條連接至儲存設備的路徑,不僅讓儲存設備具備容錯備援能力,更能提供網路負載平衡的作用,提升儲存網路的資料可用性和傳輸效能。
目前MPIO是透過Driver Development Kit(DDK)提供給微軟的儲存協力廠商,儲存廠商可以使用它建置支援多個路徑的儲存產品。展望未來,在微軟的大力推廣下,MPIO可能會成為網路儲存業界的標準。WSS2003的四大解決方案
談到儲存解決方案,大多數人的觀念多半是偏重在硬體設備上,討論的不外乎是DAS、NAS、SAN三種儲存環境。微軟認為在儲存解決方案上不能單看硬體和軟體,而是要依據企業的應用和需求,整合出兼顧效能與成本的解決方案。目前微軟在Windows Storage Server 2003平臺上規劃了四項應用解決方案,包括備分儲存管理(Backup Storage Solution)、文件儲存管理(Document Storage Solution)、多媒體儲存管理(Media Storage Solution)和網路儲存管理(iSCSI Storage Solution)。
備分儲存管理
備分儲存管理方案主要是針對傳統磁帶機備分方案的缺失-備分速度慢、還原時間長、無法即時驗證備分資料正確性等加以改進,結合Windows Storage Server 2003儲存伺服器和專業備分軟體-CA BrightStor ARCserve Backup v9及Veritas Backup Exec 9.1 for Windows Servers,運用IDE硬碟提供大容量的儲存空間,只需花費中階磁帶機的購置成本,即可擁有比磁帶機快10倍的Disk-to-Disk高速備分/還原能力。
部分儲存設備廠商則是在備分儲存管理方案中,加入資料複製(Data Replication)和高可靠度(High Availability)軟體,將本機伺服器上的資料備援至遠端伺服器,提供更完善的異地備援機制。
文件儲存管理
文件儲存管理方案是針對企業內部Office使用者所設計,結合了Windows Storage Server 2003作業平臺、SharePoint Team Service應用程式和大容量的檔案儲存空間。採用針對一般使用者設計的web化文件儲存管理介面和精靈模式,使用者可以自行管理文件資料及指派帳號權限,不必透過IT管理員設定,即可在任何地方透過瀏覽器存取公司文件。亦可在權限控管的安全模式下,分享必要文件資源給相關的客戶與合作廠商,解決傳統檔案伺服器文件分享及透過電子郵件傳送大容量檔案的不便,達到隨時隨處皆可既安全又方便的分享文件之目的。
多媒體儲存管理
多媒體儲存管理方案主要是運用在多媒體檔案的儲存與分享管理,應用類型相當多,從視訊會議、e-learning線上教學到數位監控系統(DVR)等等,主要是以Windows Storage Server 2003搭配其他獨立軟體供應商(ISV)組成完整的解決方案。一般來說,由於影音多媒體檔案佔的空間較大,資料量膨脹的速度相當快,採用Windows Storage Server 2003平臺最直接的好處,在於能夠提供彈性的儲存空間,企業可以根據需求來擴充及調整磁碟的容量,不必擔心初期建置的容量是否足夠,或是花費太多時間和金錢去評估日後的儲存容量需求。
iSCSI網路儲存管理
什麼是iSCSI?簡單來說,是在IP網路上運行SCSI指令的通訊協定,透過已經相當成熟的GbE高速乙太網路,在TCP/IP網路上達成以往只能在光纖儲存區域網路(FC-SAN)才能做到的區塊層級(Block Level)資料傳輸。iSCSI通訊協定在今年2月通過網際網路工程工作組織(IETF)認可,正式成為網路儲存設備的標準之一。
建置以光纖通道為骨幹的SAN成本相當昂貴,目前僅有具備一定規模的大型企業才有能力建置,相較之下,利用iSCSI建構以IP網路為基礎的IP-SAN,成本就便宜許多,更適合廣大的中小企業環境。不過iSCSI就如同許多新的技術一樣,在產品尚未完全成熟之前,在市場上的接受度並不高,不過未來極有可能在微軟的大力支持下為之改觀。
微軟認為iSCSI將是影響未來儲存方案的關鍵技術,目前已在伺服器端和用戶端全面支援iSCSI通訊協定,Windows 2000/XP、Windows Server 2003的使用者可至微軟網站(網址:http://www.microsoft.com/downloads/details.aspx?FamilyID=12cb3c1a-15d6-4...)下載並安裝iSCSI發訊器(Initiator),藉由支援iSCSI的GbE網路卡和儲存設備,建構iSCSI儲存區域網路。iSCSI技術同樣會在Windows Storage Server 2003儲存設備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目前微軟正和眾多儲存設備製造商協力開發iSCSI的應用解決方案,預計明年第一季開始就會有產品問世,屆時將會對網路儲存市場帶來多大的衝擊,就讓我們拭目以待。文⊙張智鴻
熱門新聞
2025-02-08
2025-02-12
2025-02-11
2025-02-13
2025-02-10
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