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home
華碩創新研究員李易修從小對美術有濃厚興趣,翻閱國小的畢業專刊,當時就寫著:「我將來要當設計師,設計汽車。」一路走來還真的堅持了設計的夢想,雖然沒有設計汽車,但造就了廣為人知的Eee PC。
看到李易修的第一印象,襯衫搭配休閒褲是很典型IT人的打扮,相較於擦身而過的染白髮、穿馬褲和靴子的酷男,還有拖鞋搭配居家裝扮的先生,他一點也不特別。
經過兩個小時的訪談,了解他堅持走上設計工作的決心、學習過程中的努力,還有生活中處處留心的準備,發現這才是他最特別的地方。
從小立志當設計師,而父母是最大的支持力量
李易修除了喜歡美術,也對電腦感興趣,他從國小二年級開始接觸電腦及遊戲,所以聯考填志願時,希望找到可以繼續玩電腦,又跟美術相關的科系。然而符合他需求的科系很少,於是李易修決定選系不選校,以足以上國立大學的成績,選擇文化大學印刷傳播系,整整浪費50分。
李易修並不覺得可惜,他認為興趣很重要。更難得是父母也不反對,他們的想法是: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就好。
事實上,父母的開明不只表現在大學選填志願這一點,李易修在同學們都努力K書的高三,開始買書自學Photoshop,因為他覺得這對未來的設計工作很有幫助,媽媽同樣沒有反對。
攝影課的收獲一生受用
大學的各項課程中,李易修認為影響較大的是「視覺心理學」,他透過課程了解到人拿到一張報紙、海報或廣告時,會先注意特定的地方,同時也有閱讀的順序,所以設計上應該注意這些因素。
此外,他們也學習拍照、沖洗底片及照片,李易修到現在還記得洗底片的辛苦,他說只要周圍有一點灰塵黏在底片上,就要用白圭筆修很久,這就是所謂的「修片」。當時吳嘉寶老師說:「應該在前面能做對的時候就做對,留到最後面再修補,花的功夫可能不如回頭重新拍一張。」
這句話對李易修影響很大,後來做任何事,他都會提醒自己:「與其後來補救,不如在前面就做對。」
他說:「吳老師還曾告訴我們『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所以他在生活中留心各項素材,做好準備。他一直以來都會以相機拍下有趣或有問題的設計,包括3C產品、建築物,或者路燈號制,若是軟體介面就盡量抓圖,這些圖像全放在Flickr相簿網站中。
為克服設計的盲點,輔修廣告系並考研究所
老師的話也促使李易修再去進修,以補足自己不夠的地方。
那些不足呢?這要回溯到大學時期,李易修至資訊中心工讀,當時文化大學剛成立「華岡超媒體」,希望嘗試與有網路有關的技術。他因此而有機會接觸電子報、網路電視及網路廣播等製作。
這些經驗幫助他往後對多媒體的技術瞭若指掌。不過在當時,他把目標放在「大家看到作品時,要發出『哇』的讚嘆聲」,所以一定要很炫,而且絕對使用最新的技術,但很快他就發現很多人看過一次就不再來了。
老師點醒他:「是設計的問題。」於是他輔修廣告系,選了「傳播理論」還有「消費者行為」等課,並報考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數位媒體設計組,這些對他後續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Eee PC的設計過程曾參考翻譯機的使用經驗
華碩是李易修的第一份工作,Eee PC就是他的代表作。
由於華碩對Eee PC的定位是希望吸引非傳統電腦使用者,為了讓這族群的人一看就會操作,他們想到很多初階使用者有用翻譯機的經驗。而針對電腦重度使用者,他們希望Eee PC的開機更有效率。
於是Linux介面以翻譯機為基礎,26秒內開機完成,圖示很大,點下去就可以操作,事實證明消費者可以接受。
買很多3C產品,隨時拿出來測試
「設計」對李易修而言,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他的褲子側邊有一道隱藏式拉鏈,方便身上同時帶著手機、PDA及相機等一堆東西。
此外,他擁有多臺電腦,盡可能採用不同的作業系統,以了解各族群的使用經驗。遊戲機每一款都有,電腦遊戲也不計其數。手機、PDA和iPod,只要有出新款且很特別,他就買回來試。
怎麼試呢?他回憶結婚前,每周坐車下臺南會女友,在往返途中,都會在客運上測試手機的各種可能性,例如比較各家電信的上網效率、連線至Google Maps順不順,看看高速行駛中的網路速度跟不跟得上。
這些測試對工作是有幫助的。與同事討論某個設計的問題時,他可以馬上講出曾經發生在哪一款手機或iPod上,而廠商又是如何解決,解說的同時也立即連線Flickr,找出他拍的產品照片,過去的準備立刻派上用場。
設計人不可忽視的「妻度計」
李易修現在的任務是「創新研究」,想得比一般的設計師還要更多,包括構想、用什麼技術實現、怎麼賣等細節都思考。然後,必須說服老闆這是能賺錢的,說服技術部門這可以實作出來,所以他花很多心力在溝通與協調,目前使用最頻繁的是簡報軟體。
為了證明提出的概念不是天馬行空,所以也得寫程式及畫圖,做出雛形來證明做得出來,讓各部門信服。
如何確認設計上沒有問題呢?李易修提到任天堂紅白機和Wii的設計者宮本茂提出的「妻度計」概念。話說宮本茂的老婆對家喻戶曉的紅白機,完全不感興趣,令宮本茂很喪氣。
於是設計Wii時,每做出一個雛形就給老婆試,看什麼樣的設計能吸引不玩遊戲的族群,而這方法很有用,也造就了Wii的成功。所以李易修設計好的雛形,也都帶回家給老婆試用。
李易修表示最大的夢想是自己設計的東西能夠上市,希望有一項產品,從無到有的整個流程都是他所催生,而且消費者願意掏錢購買,如果夢想實現,那麼進華碩的目的就達到了。
組UI Gathering,希望提升臺灣對使用者介面設計的重視
臺灣企業對「使用者經驗」是不夠重視的,為此,2005年時李易修便在因緣際會下與一群設計者成立「UI Gathering」,企圖喚起業界對這方面的注意。
他們自掏腰包舉辦研討會,剛開始是10幾個人的聚會聊天,2007年開始,租場地並定義主題舉辦研討會。UI Gathering的收費大約在400 ∼ 500 元之間,一開始是入不敷出的,經過一段時間逐漸打開知名度,最近一次的活動已有111人參加。
許多與會人士表示,每次的主題他願意付的費用是1,000 元以上,因為他們透過自己的人脈邀請業界的專家來演講,是非常實用的內容。
當然,李易修本身也獲益良多。他舉例,曾有一位蔡志浩老師來講關於心理學應用在設計上的議題,老師舉例:臺南有一間長得像廟的教堂,這從心理學分析有它的道理,因為設計師如果做一個設計,是要打入完全不懂的族群,就要讓它長得很像這些人習慣的樣子。所以如果教堂蓋得像教堂,當地人可能一生都不會去;而蓋成廟的樣子,大家的認知是,這是拜神的地方,只是神不一樣而已。
IT人物
李易修
華碩創新研究員
●1978年生
●學經歷:目前任職於華碩電腦,專職於創新產品研究開發工作。文化大學印刷傳播學系印刷設計組畢、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系碩士班數位媒體設計組畢。為了讓臺灣產業界更加重視使用者經驗, 在2007年加入UI Gathering 工作小組,持續為了這個目標而努力。
熱門新聞
2024-12-31
2025-01-02
2025-01-02
2024-12-31
2024-12-31
2025-01-02
2024-12-31
2025-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