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產業分析裡有一種概念,接近演化論的觀點,大意是說,每一種產業因為產業屬性不同,會有各自不同的產業分工型態,有的高度垂直整合(也就是從上游到下游都由同一家公司包辦),有的極度水平分工(也就是價值鏈的每個環節切成一小塊一小塊,分別由不同的企業來負責)。沒有那一種型態是絕對的好,或是同一種產業分工型態適用於所有產業,偶爾可能也有創意型的公司試圖打破產業的行規獲得成功,但從長期的眼光來看,最適合於特定產業特性的產業分工樣貌,將會因其效率較佳,終將淘汰其他類型的產業分佈樣貌。比方說,家電業就是個垂直整合程度高於資訊業的產業,零組件外包的比率相對較低,自營通路的比例則高於資訊產業。

資訊產業可能是地球上水平分工最細密的產業之一,一臺電腦需要的零組件數百個,通常就是由數百家廠商來提供,一家廠商專長兩種零組件以上的,已屬相當罕見。會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不只一端,可能包括標準化程度高(所以容易外包生產)、技術變動快速(公司小或專精於一項產品,會回應變化較快速)、產業的規模經濟很顯著(所以投資擴產要比進入價值鏈的上下游區塊有利可圖)等等因素。

從結果來看,你幾乎找不到一家在這個行業包山包海的公司,即使從國家別的角度來看,也沒有那個國家在這個產業稱得上是「供應鏈完整」。美國在這個產業的實力最強大,但美國公司沒生產的電腦零組件多得是,倒也沒聽過美國政府感到憂慮,或這是件值得政府出面補強的事。相對來說,韓國的資訊電子業可能上下游還完整些,但他們也缺很多零組件要從臺灣進口,臺灣一直沒發展起來的CPU與作業系統,他們一樣也沒有。

讓我們再來看中國清華紫光近來的大規模併購動作。花了38億美元,成為硬碟製造商WD的最大股東;先後想買記憶體製造的美國美光與韓國SK海力士,都沒買成;在臺灣則是想買半導體封裝的矽品、力成與南茂,以及投資IC設計的聯發科。除了錢多又倉促,他們菜籃裡的菜也很混雜。

檯面上的說法,是中國展現了強大的建立完整紅色供應鏈的企圖心,但如同我在前面詳加說明的,由一家企業來建立一國之「完整產業供應鏈」,根本不符資訊科技產業演化的發展邏輯(如果他們只是資本投資,那又另當別論。但如果是將本求利的投資行為,他們到處高價搶親,也顯得相當奇怪。財務面慢慢評估,對價格斤斤計較,不是更合理一些?)。接近中國廣大的市場,中國就可以也應該建立起完整供應鏈的說法也相當沒有說服力:要是地理區位的接近性這麼重要,當年的資訊科技產業供應鏈,又是怎麼遠離美國這個最大市場,跑到臺灣來的?

不管贊成或反對陸資入股臺灣科技業者,我們都被太多政治語言蒙蔽了基本的產業思考。因為中國的政經體制特殊,我們經常也跟著把中國的做為神秘化或是污名化,要不是覺得他們必然擁有什麼獨門絕技,就是認為他們圖謀不軌要耍什麼暗招。

在我看來,第一步我們應該先回到基本,看看紫光這種違反產業演化定律的作法,真有可能在市場的競爭淘汰下得到成功嗎?嗯,這就有點像,紫光想參加奧運跳高比賽,宣稱他們可以不受地心引力影響,跳起後就不會落下來了,你相信嗎?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