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臺灣很流行一種說法,說臺灣薪資停滯、就業環境不好,導致人才大量流失海外。這種說法隱含了兩種意義:一是外流的人才比以前多,二是人才外流對臺灣不好,臺灣人應該盡量留在臺灣。

在我看來,這兩種說法與看法,不能說全錯,但也大有問題。

最早說出臺灣人才外流嚴重的,應該是臺大這些所謂的頂尖大學,他們認為臺灣的教授薪水太低,無法跟國際一流大學競爭,很多他們想要的人才,都被其他國家的大學「攔胡」了。這些說法表面上聽來頗有道理,臺灣大學教師的薪資水平遠低於香港、新加坡以及美國也是事實,但另一個沒有被說出來的事實是:臺灣的教授薪資遠低於這些地區,可不是從最近才開始的。

早年臺灣的留美學生,他們學生時當助教的薪資,有時甚至還高過學成返國當臺大教授,但還是有很多人選擇回到家鄉。三、四十年前唸完書留在美國的人更多,但不一定純粹是為了賺更多錢,而是因為臺灣的政治壓抑、覺得臺灣不安全、或是在美國有更多的機會發揮所長。

跟當年相比,想回臺灣發展的高教育人才只會多,不會少的,所謂的人才流失論,只是這些大學為了爭取經費創造出來的「故事」而已。香港與新加坡的大學教師薪資遠高於臺灣行之有年,多年來也一直有臺灣人在這些國家任教,但他們的大學為數甚少,真正能聘僱的大學教師人數其實有限。

另一個更關鍵的問題是,人才跑光光的確大有問題,但人才不流動的問題更大條。

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在尖端科技與進步觀念的研究與實踐上,歐美日等國都還領先臺灣一截,有臺灣人在這些國家的大學或產業界工作,對臺灣本身絕對不會是件壞事──有合作的機會,人們總是自然而然會想到自己的故鄉;在這些國家工作個幾年,想家了想返臺,或是純粹想報效祖國,他們也會將這些技術與觀念帶回臺灣來。臺灣科技產業的發展,就和有矽谷經驗的人才返臺創業有很密切的關係,我們不能只看到返臺為國貢獻這一段,忽略了他們的矽谷經驗的重要性(但這段期間,不就是「人才外流期」?)。人才若都不外流,這些機會也就都沒有了,對臺灣反而是更大的危機。

我們真正不應鼓勵的,反而是年輕人一窩瘋地想到國外「度假打工」。年輕人想要到世界各地多走走看看本不是壞事,但找個有勞力缺口的國家就成行,其實是選擇了一條簡單的路走。這種人才「外流」經驗,不管是對出國工作的當事人或是臺灣的未來發展的助益都非常有限。

簡單來說,人才外流論,實在是一個太過空泛的說法。臺灣人若能在世界的任何角落有適才適性的發揮,我們都應該給予祝福。從臺灣這塊土地的角度來看,健康而適度的人才外流,實則也是臺灣未來進步很重要的動能,而我們應該也用同樣的角度來對待外來的移民。

至於當下的諸多人才外流論,多半只是一些沒有根據的說法。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