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底到2月初寒流接連來襲,氣象局持續發布全臺低溫特報,單是2月2日到4日這三天,就有121人猝死,而在今年第一波寒流報到時,在1月9日到12日之間也有184人因為天冷而猝死,再加上經常下雨潮溼,而導致體感溫度變得更低,在在考驗著國人抗寒的能力。
除了低溫,我們這幾天更是持續感受到地震的威脅。2月6日晚間11時50分,在花蓮發生芮氏規模6.0的地震,花蓮市震度達到7級,有4棟建築物受到嚴重損毀——統帥飯店和雲門翠堤大樓發生坍塌,白金雙星大樓和吾居吾宿大樓也出現嚴重傾斜,目前已知10人死亡、267人輕重傷、58人失聯,持續進行搶救中。
此外,後續的餘震也不斷發生,從6日發生到7日早上8時,就已經累積了118次,你的手機若安裝中央氣象局的App,也在這段時間接受到許多地震報告的通知,而且,訊息發送頻率之高,可說是史無前例,令人感到不安。
面對日益嚴峻的氣候變遷,身處臺灣,還須因應每年夏、秋季必定來襲的颱風,以及環太平洋火山帶的活躍,這些躲不過的天災,無論能否提早預測,我們也必須反思真的做好準備了嗎?
現在,許多人在社群網站上分享災難逃生包如何整理的情報,然而,個人設法自保、求生存之餘,更大規模的配套措施呢?雖然政府有所謂的全民防災演練,但又有多少人曾經參與這樣的活動?對於企業而言,針對這類事故,是否已經擬好緊急應變計畫,並且會定期演練嗎?如果我們無法提出答案,不妨趁這個大家都熱烈關注災情的時機,好好籌畫相關的機制吧!
若單純回歸IT應用的領域來看,過去這一年,我們其實也經歷了不少重大事故。
例如,亞太二號海底電纜(APCN-2)在4月22日發生故障,在淡水至日本千倉間的S6區段出現障礙,中華電信當時估計,影響時間將長達1個月;到了5月8日下午宣布修復,歷時兩週,而在這段期間,臺灣的連外網路受到不少影響。
另一起重大意外,則是8月15日發生的全臺大停電,因為中油人員操作失誤,使得桃園大潭電廠的6部機組全數跳機,導致全臺供電備轉容量不足,而被迫啟動分區輪流限電機制。在這之前不久,7月底因為尼莎颱風來襲的關係,導致和平電廠的輸電鐵塔倒塌,進而造成全臺供電短缺130萬瓩,備轉容量少了4%,之後隨著天氣好轉,溫度攀升到攝氏36度,用電負載大增,8月8日的電力備轉容量僅剩2.34%,隔天甚至低到1.72%,相當危急。
而在815停電事件當中,也與以往大規模停電的狀況不太相同,因為一天之內、同一個地方,可能就會經歷多次的分區輪流停電;而且,每次間隔時間,可能長達50分鐘以上。這也考驗企業機房的不斷電系統(UPS),能否因應多次停電的狀況,還有IT人員對於這類供電備援設施的操作能力,以及產品特性、功能的熟悉程度。
整體而言,充足的電力和順暢的網路,都是IT基礎架構運作不可或缺的條件,平時,我們不一定深刻體會到它們的重要性,但每逢各種天災人禍出現之際,往往這些看似理所當然的服務,也都很有可能受到這些事故的影響,而不得不降低供應水準,甚至停擺多時。因此,企業在考量本身的IT架構時,也必須時時刻刻留意這樣的風險,並且及早具備這樣的容錯與快速復原的能力,並且積極了解與評估各種既存與新創的技術與服務,予以採用來提高組織營運的安全性。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2025-01-20
2025-01-20
2025-01-20
202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