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參加一家大型網路設備廠商的年終媒體餐敘,他們展示了企業無線網路環境最新的應用,也談到他們今年的業務狀況與展望未來的發展。

仔細一想,已經很久沒有參加由網路設備廠商舉辦的媒體活動了,就連大型的IT用戶研討會,也很少專門針對網路這個主題而召開,我記得HPE旗下的Aruba在2018年4月舉行了Taiwan Atmosphere Local大會,而睽違已久的Cisco,也終於在2019年1月,召開Cisco Connect臺北場大會(上次舉辦同名活動已是2013年的事情)。

談到網路環境的健全與否,其實,對企業與組織的運作影響甚大。舉例來說,最近我聽說新竹科學園區有些公司在進行歲修,而網路設施是所有IT設備當中最晚關機的,在確認廠區的電力、電源運作正常無誤後,也是最早重新啟動的IT基礎架構,之後,負責人員才會陸續啟動儲存設備與伺服器。在這過程當中,公司的IT團隊和協力廠商都會參與,而且必須在分配到的有限時間之內,解決可能發生的問題,否則,就會影響後續恢復正常運作的作業程序。

而原本全天候運作的IT設備,平時原本就不輕易進行關機、重新啟動的步驟,然而,有些系統的軟體或韌體更新,以及管理政策與運作組態的修改套用,可能就會趁著這樣難得的機會來實施,也因此,在當下有可能會產生一些「適應不良」的狀況,需要臨機應變,馬上解決。而這樣的狀況,並非只有伺服器、儲存設備、資安設備與上層的各種應用系統會面臨到,就連提供網路服務的設備與系統,也存在著這樣的挑戰要因應。

我比較好奇的是,如果網路的運作是這麼的重要,那麼,企業對於這方面又投入多少資源來維持呢?

在我們製作的iThome 2018企業CIO大調查當中,顯然網路環境的健全與否並非企業目前的重點投資項目,應該是推動數位轉型,以及資安,不過,「確保IT穩定和一致」、「提升營運效率」卻是CIO年度目標的第2名和第4名,比例上都過半或接近一半。而要達成這些目標,網路的運作雖然很重要,但的確只是其中一個環節,而且似乎被認為理所當然的「好」、「不錯」。

既然多數人的網路體驗都堪用,想要販售相關設備與解決方案的廠商,只好以「最佳化」、「簡化管理」作為主要訴求,不過,如今看來,這招並不奏效。我們聽到會有所改變的例子,通常都是在總部搬遷、廠區擴建或辦公室新設等狀況時,才可能會一併考慮網路環境的升級或架構的調整。

舉例來說,先前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的普及,固然帶動了企業Wi-Fi環境的建置,但是,談到妥善管理,市面上如今還有多少專做此類用途的廠商,繼續屹立不搖?另外,這幾年來,網路設備廠商想要推動新一代數位辦公環境的便利體驗,結合雲端服務、AI與物聯網感測設備來提供更有效率的工作空間,然而,我們很少看到願意花這筆錢來提升內部人員的生產力,企業實施變革的優先順序上,恐怕還是著重在如何顯著改善「顧客」的體驗,而非「員工」或內部環境的運作效率。

話雖如此,一般員工在困頓、不便利的環境下工作,或許能在一時之間,設法打造出讓顧客滿意的產品與服務,但長期下來,無形中會折損多少工作的動力和熱情呢?

這讓我想到近期大樓電梯裡面播放的茶飲廣告,當中提醒在職工作者莫忘初衷,不過,每每看到總覺得格外諷刺。如果我們繼續漠視這種處處充滿不便的現實,提升工作效率只能靠個人意志和初衷,應付平時不能中斷的業務已經疲於奔命,同時間,又能有多少氣力來實現組織的改革呢?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