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只影響醫界,更是影響了臺灣資服、資安、AI和雲端產業的重大法規鬆綁。
7月18日,衛福部公布了新版醫療機構電子病歷製作及管理辦法,揭露了電子病歷實施17年來最大的變革。不只開放醫療院所可以委外第三方業者來建置電子病歷資訊系統,也能在公有雲上處理電子病歷資料,更同意醫院將電子病歷相關的文件全面電子化,還開放了公私立機構建設電子病歷交換平臺。
若用一句話來描述,新版辦法最大特色就是,讓電子病歷更容易走出醫療院所,不管是進入第三方平臺建置的系統,或是公有雲服務上。
臺灣醫院很早就大力推動數位化,健保制度的實施更讓大小醫院,都得有一套資訊系統來申請給付,進而帶動了早期醫療院所e化的腳步,電子病歷的實施更加速這股臺灣醫院e化的腳步,進一步邁向無紙化。
但是,個資法將電子病歷視為禁止利用的特種個資,只有特定例外情況才能使用,例如法規要求就是其中一種特例。可是,過去的電子病歷辦法,只開放醫療院所處理電子病歷,若是其他單位要用,得一一取得使用者同意才能使用,這就帶來了很高的門檻,導致電子病歷過去大多只在醫院內使用。
雖然衛福部也建置了電子病歷交換中心,但是沒有涵蓋到所有電子病歷的種類和資料,要在跨機構間交換電子病歷時,例如醫院遠距醫療或視訊診療時,還是得逐次取得授權進行小規模交換,更大規模或高度自動化的流通仍是一大挑戰。
電子病歷的流通性不佳,成了臺灣加速發展更多數位化醫療服務的瓶頸之一。這正是這次修法帶來的最大影響和價值,提供了一套電子病歷合規流通的規範。
新法第一波影響的是醫院IT現代化工程,醫院現在可以更積極邁向雲端架構,甚至用雲端基礎架構來取代現有機房。最近幾年,大型醫院紛紛面臨了舊版HIS系統升版或改版的抉擇,電子病歷上雲的鬆綁,會促使醫院更願意擁抱雲端原生技術。
在臺灣2萬2千多家醫療院所中,超過9成是小型診所,過去因為得自行維護電子病歷,只能自行在診所設置伺服器,可是又受限於規模,很難有額外IT人力來維護,這是小診所的一大負擔,更是潛在的資安風險,小診所很難有足夠的資源來落實資安。
新辦法中開放醫院可以委外使用第三方建置的電子病歷系統,讓這群龐大的小診所有新選擇,不用再自建。這將帶來新一波的醫療HIS服務模式的興起,尤其是鎖定各種不同專科小診所的醫療SaaS服務,勢必成為現有資服業者競逐的新戰場,可以想像,很快就會看到各式各樣的雲端醫療SaaS、PaaS服務出籠。
這些第三方提供的雲端醫療服務是否夠安全,夠可靠?衛福部在新版電子病歷辦法中,設置了一個把關機制。有意提供醫療資訊服務的業者,仍舊得經過衛福部的審查,甚至會公布雲端業者白名單,供醫院選用。這份名單若出爐,將是帶動醫院上雲潮的下一個引爆點。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2024-12-02
2024-11-29
2024-12-02
2024-11-30
2024-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