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我用來通勤的公車,正好也是我所任教學校的學生上下學的交通工具。隨著開學日的逼近,搭公車的學生也漸漸多了起來。

在上下課的尖峰時刻,公車的擁擠程度用「其間不能容髮」大概也不算誇張,每個人前胸貼後背,各種氣味混雜,手機鈴聲此起彼落,每次下車平均得踏過3個人的腳板。

一部公車能載多少人,在公車的外殼上都用鮮紅的噴漆標示著座位XX人、站位XX人。但是,公車族都知道,臺灣公車的載客人數並不是這樣計算的。

臺灣公車的載客人數,是以車門能否關上作為判斷基準。只要你能設法踏上公車車門第二階的踏板,你就能成功地成為這班公車的乘客。至於你上車以後是否覺得自在,能不能順利呼吸,與陌生人的肢體接觸是否令你不快,則完全不會在公車司機的考慮之列。

並不是全世界的公車都是「擠得上來就算數」。我曾經在英國客居一段時間,人口不像臺灣如此稠密的英國(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統計,2006年,相較於臺灣631人/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英國人口密度僅為247人/平方公里),公車沒那麼容易客滿固然也是原因,但是在偶見的候車人數眾多情況下,等車的人也不會不顧一切地要擠上早已密不透風的公車,公車司機也不會毫不設限的開放上車人數。

為何兩個地方會有這樣的差異?主要原因當然是文化和觀念的不同。英國人自詡為紳士淑女,不輕易和陌生人有非自願性的身體接觸,連帶地也使得他們對於「客滿」的定義和我們不一樣──或許對英國人來說,一旦有人站到他方圓50公分以內的距離,就算是客滿了,但是對我們而言,所謂的客滿,或許必須是我們的臉被推擠到貼上車窗玻璃成豬頭狀算是。

此外,搭公車對我們來說唯一重要的事,就是「儘快到家」,擠公車不過是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而不得不忍受的過程。至於英國人,如果我們說他們認為搭公車是一種享受,倒也太誇張了點,我們應該說,「時間效率」在英國人的心靈結構中沒有絕對和至高無上的價值。

我們擠公車的方式,其實也反映了我們看待產業的競爭狀況。

我所居住的社區,短短100公尺內早已有兩家「美而美」式的早餐店,不久前,在這兩家早餐店中間硬是又多出了第三家「準」美而美早餐店。

而各位現在所閱讀的電腦報,其所處的產業原本就是小眾的利基市場,但是,除了原本就有的幾本IT刊物以外,多年來仍持續不斷有不同的企業覬覦這塊領域,好似這是一個有待挖掘的錢坑。臺灣的泡沫紅茶、房屋仲介以及便利商店的密度,恐怕也早已是世界第一,但是這些職業卻依然是上班族想要轉行創業的首選。

競爭全世界都有,就如同全世界的公車都可能有擁擠的一天,但是,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地區對於何謂「市場飽和」、「過度競爭」卻有相當不同的看法和認知。

別人覺得很擠,我們覺得不擠,往好處想,是我們很有險境求生的能力,有見縫插針的本事;往壞處看,則是我們其實日子過得很苦而不自知,只想在既有的架構和環境裡打混戰、價格戰,而不願意去開拓新局面、開發新機會。然而,這樣的耐擠,究竟是不是好事?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