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媒體轉載韓國媒體的報導內容,說今年韓國大學應屆畢業生的平均起薪達198萬韓元,折合新臺幣約7萬1千元。這樣的數字,對照臺灣的大學應屆畢業生幾乎十年沒動,一直在2萬5千元上下載浮載沈的薪資,自然會引起大家廣泛的注目與討論。
不出所料,這類討論大致上集中在兩種類型。其一,這或許也是這些媒體報導所預期獲致的效果──「你看,臺灣的競爭力果然衰退了,被過去不如我們的韓國遠遠甩在後頭,現在大學畢業生的起薪幾乎只剩下人家的三分之一了!」;其二,則是對第一種心態的反動,質疑這些人在唱衰臺灣──他們先是懷疑這篇新聞報導消息來源的可信度,即使確認無誤,也要指出韓國的大學畢業生在面對失業率高漲、物價飆升、所得稅率高於臺灣等等的「事實壓力」之下,韓國的大學應屆畢業生雖然賺得多,但是日子其實也不好過。
長期以來,臺灣的國際地位低落,讓我們對於各式各樣的跨國比較與排名,經常是錙銖必較,同時卻又自信心不足。我們面對評比的態度,通常不管調查單位的來頭背景,也不管該研究方法嚴謹與否,只要調查結果對我們有利就興奮莫名,對我們不利的則是氣憤難當、亟欲辯駁,但是辯駁之詞卻又永遠不脫「愛臺灣」、「唱衰臺灣」這樣的陳年舊詞。
像韓國的大學應屆畢業生薪資遠高於臺灣這樣的新聞,不管是作為「警訊」或是具有「唱衰」臺灣的意味,我們實在都過度緊張、也過度解讀了。去年臺灣國民年所得1,6563美元,韓國則是1,8372美元,也就是說,以美元計價的國民所得,韓國比臺灣約高10.9%。
國民平均所得只差10%左右,大學畢業生起薪卻有近三倍的差距,這樣的訊息所能說明的其實是──韓國這樣的國家,要不是中高階主管收入偏低、其他階層的進帳有限,就是從事勞動人口比例偏低,和無經驗的大學畢業生的高薪加總起來,才會得出僅略高於臺灣的國民所得。
各個國家薪資結構的差異可能出自許多因素,像是對最低薪資的保障不同、或是文化上對於個人主義與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認知不同等等,單單看特定階層的薪資高低,就要來推論一國的競爭力強弱,實在是一件很勉強的事。
反過來看,舉一些乍看之下相當科學的統計數字,來辯解韓國大學應屆畢業生的七萬一月薪其實「並不好用」,也不是一件太有意義的事。近年來被臺灣許多人引為圭臬的北歐國家,不也同樣失業率高、所得稅率高、物價偏高,我們倒也沒聽這些人說這樣的經濟發展模式不可取,北歐人的生活其實也沒比我們好過。更何況,「反唱衰」派所舉的許多數字,很多其實同樣也是偏頗地解讀數字(例如,臺灣去年的失業率還高於韓國),讓真相陷落在文字的往返辯駁當中。
就算韓國的經濟沒有像媒體所說的那麼好,這件事並不會實質改善我們的生活;如果韓國的經濟真的好,我們就當成值得學習效法的對象。
我們的問題,只能靠自己動手去解決,臺灣最大的問題,就是所有的問題都只剩下以辯倒對手為要的口舌之辯。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2024-11-25
2024-11-25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