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我在惠普美國研發中心參觀Smart Datacenter機房,走進機房的第一個感覺就是不冷,在機櫃通道中穿梭參觀時,則明顯感受到,有些通道比較冷,而有些通道卻比較熱。

惠普研發中心主管說,一般機房的室溫都保持在一個能應付所有機櫃冷卻需求的最低溫度,這個做法其實很沒有效率。因為伺服器工作屬性不同,對於空調冷卻的需求也就不同,如果以最熱的機櫃為基準,整個機房一視同仁降到最低溫,那麼就會多浪費電。因而他們的Smart Datacenter就把伺服器依工作負載分成不同區域,供給不同的空調冷卻量,所以機房各區域的室溫不同。當時,他們的研發目標還要結合管理軟體,動態調整伺服器的工作負載,以避免某些伺服器因為運算工作突然增加而導致發熱量增多,如此就會形成了熱點,而且若因此超過原本空調設定的冷卻能力,就會打亂了整個機房的空調冷卻效率。

在製作本期封面故事──臺灣新世代機房時,我們走進中華開發工業銀行(開發工銀)與國華人壽的新機房,也有相同的感覺,機房不再冷嗖嗖。

一般來說,機房可說是公司最冷的地方。如果我們事先知道採訪行程要到機房,通常都得像入冬般先準備好外套。因而,到了夏天,機房管理人員的一項福利,就是可以把飲料罐放在高架地板裏,把高架地板當成冰箱來用。乍聽之下,你可能會覺得這有點離譜,但我們曾聽過一個真實的例子,因為機櫃過熱的問題無法解決,只好把空調開到最冷,高架地板下的冷空氣溫度甚至低於攝氏10度,這豈不就如同冰箱的冷藏室。
不過,新世代機房的管理人員可沒辦法這麼做了,因為開發工銀與國華人壽的新世代機房都採用不同於以往的空調系統。

傳統上,機房大多採用下吹式空調系統,是在某一面牆擺放大型的空調主機,由機房的一側將冷空氣吹進高架地板,讓冷空氣一直擴散至整個高架地板。冷空氣接著會從機櫃前方的蜂巢板向上流動,伺服器就會將這些冷空氣吸入機箱,再排放出熱氣。由於熱對流的關係,熱氣會往上流動,進入天花板裏,而空調主機會再把天花板的熱空氣吸入,形成整個熱交換循環。

開發工銀與國華人壽採用的新型水平式空調系統,則是小型的空調主機,這種空調主機長得跟標準機櫃一樣,目的就是要跟著機櫃一起擺放。這種放在機櫃旁的空調主機,會把冷空氣水平地送出,讓機櫃的前方充滿冷空氣,如此冷空氣送出的距離比下吹式空調系統來得短。伺服器排出的熱氣,也能夠由鄰近的空調主機再吸入,進行熱交換循環,如此也縮短了熱空氣流動的路徑。

這種水平式空調系統的目的,是針對機櫃供應冷氣,而不是針對整間機房供應冷氣,因此,開發工銀與國華人壽的機房溫度都保持在攝氏22至24度之間。與傳統機房室溫得保持低於攝氏18度相比,可見兩者的能源效率相差很多。雖然這種新型空調系統的建置費用比下吹式空調貴了1成以上,不過,由於能節省空調電費,開發工銀與國華人壽都預估可在3~5年回本。

一旦空調系統改變了,機房的面貌就不太一樣了。現在,新世代機房的高架地板裏舖設水管,網路線則是架在機櫃上方。除此,這些新世代機房也是綠色機房的先鋒部隊,本期的封面故事就帶你一探臺灣新世代機房的面貌。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