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時候開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最簡單地就分成利與義兩種。孟子是古聖先賢中最努力提倡「義」的人,在《孟子》<梁惠王>篇,梁惠王問孟子:「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接下來孟子回答:「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兩種極端的人,一個是事業經營者,掌握資源與權力,所有事情都以利為出發點;另外一個是聖人,認為重利只會造成災難。

其實在當前社會,這兩種人都存在,但是如果我們用社會大學的角度來看,利己終究還是會比較有錢,也比較會有成就。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不管怎樣,要能成功,不利用別人怎麼可能呢?換個角度講,資本主義一直認為,追求自我利益將會提高生產力,進而使每個人都獲益。也就是說,我們為了要有錢有地位,所以努力工作,在這個過程中其他人也因此受惠,社會也因此建設起來。事實如此,如果沒有大的誘因,誰要來做事情?很尷尬的是,慈善事業也需要有那些透過利己而獲得報酬的人來捐錢啊,古時候是賣贖罪券,現在則是有各種機構發動募捐,透過運作良好的機制,讓利己的人可以滿足「利他」的心情。

為什麼有人願意出來創業?因為他希望獲得更大的利益、成就感與社會地位。做老闆其實不能不計利,一個企業關係到的不是只有老闆自己一個人,而是整個企業背後所有家庭的生計,如果一個現金轉不過來,就會影響到一大票人的生活。大多數的同仁都只看到老闆風光的一面,卻沒有看到那些跑三點半拼命調現金的慘狀,為了按時間支付員工薪水,需要承擔極大的壓力。所以我們能說老闆就是利己嗎?事實上良好經營的企業,至少照顧到自己的員工,兼善客戶以及客戶的員工,還有消費者。

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被稱為繼松下幸之助之後的經營之神,提出了企業經營的原則:「敬天愛人」,也就是「不只獨善其身,更能兼善天下」。企業經營的出發點當然是利己,但是目標是利他,如果沒有這樣的目標,是沒有辦法感動所有員工一齊努力,創造出卓越績效。

我認為孟子也是講利益的,但是利益必須要包裹在「仁義」底下,良好經營的企業,就是所謂的「仁義之師」,也是要先講好如何論功行賞,才能有願意衝鋒陷陣的士兵。或許我們應該這樣說,明明就是要讓大家賺錢,均分利益,但還是要以社會責任為優先,這樣才是對的。「利他」是創造客戶的價值,如果我們能力小,品質與價格比就是最簡單的價值;如果我們規模大,客戶採用我們產品的整個體驗與服務,就是價值。從這地方擴大,兼善整個社會,等於將利他的格局放大。我常看雜誌上成功的企業,產品都本之於一個動人的故事,而這個故事往往都是以兼善天下為出發點的,結局當然就是「人有善願,天必從之」。

馬斯洛曾經提出人的「需求理論」,當人們滿足了物質與基本的自尊等需求之後,才會有餘裕追尋自我實現。公司經營也是如此,首先必須要能利己,先達到收支平衡,然後盈利,當建立起自己的金牛產品時,才有能力來追求公司對社會的責任。因此我們可以用階段性的觀念來看待利己的過程。一開始,我們尋求的是公司成長與穩定的現金流,在過渡到利他階段時,追求的則是品牌、行銷與社會責任。不過當一個公司能養活更多員工時,事實上也早就在肩負著安定社會的功能了。

成功的長輩,常常告誡我們:「金錢是策略正確的附屬品」,當我們的格局放在利己的時候,只能賺到一己之用的錢,但是當我們把格局擴大到整個社會、國家,甚至全球的時候,就有機會賺到可觀的利潤。當我們要兼善天下時,不一定是灑錢,有學長在每次國際發生災難時,都會送數公噸的乾洗手消毒水給災區,固然一開始只是本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但是後來得到的正式訂單,卻比預期來得多。如果我們所提出的「利他」措施並沒有帶來任何實際的效益,那我們必須要檢討,是付出不夠多?沒有長期耕耘?還是方向根本就錯了?

利己,我們看的是短期利益,這是公司存活的基本,經營者不能沒有保護公司的心。利他,我們看的是長期利益,有些公司把這部分算在行銷費用中,因為這是可以提升客戶價值的方法,產生效益的方式跟廣告也差不多,都需要砸下一定金錢之後,才會有真正的效益與回饋。我們不一定要抱持著經營慈善事業的態度來做,但是利他的工作絕對不能馬虎,有些時候甚至要用最高等級來贏得客戶、消費者,還有社會大眾的信賴。事實上,當我們認真思考兼善天下的態度時,員工的心態也會跟著轉變,願意挽起袖子加強品質,而不會只是消極地想著每個月領到薪水就好了。

企業家怕談利他,認為只是把公司的錢丟進水溝裡,但是如果放大格局來看,利他的措施也滿足了員工「自我實現」的需求,反而對於公司的經營成長能有所幫助。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