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是人類慣用的決策工具,在商場上,企業也常藉助地圖來做決策。像是便利商店要擬定展店計畫,就得先攤開地圖,標示出區域內的便利商店位置,據此找出最適合開店的位置。
然而,若要把地圖拉進企業資訊系統,難度就比較高了,因為你得建立地理資訊系統,而這種系統的門檻較高,若不是企業自身產業屬性的要求,像是涉及運載毒化物的話,就必須遵守法律規定,監管毒化物運輸車隊的路線。除此之外,企業若聽到要整合地圖就必須建置地理資訊系統,通常就會打退堂鼓了。
不過,近年由於線上地圖服務興起,讓企業不需建置地理資訊系統,即可取用地圖資訊,因而開始有企業在思索整合地圖服務。像是光泉牧場就打算在BI商業智慧系統整合地圖服務,如此他們可以在檢視各個零售據點的銷售業績的同時,亦有地圖資訊輔佐判斷,這樣才能更精準地訂定銷售策略。
為何BI系統整合地圖有迫切性的需求呢?原因是臺灣的都市現在到處都是便利商店、中型量販店、大型量販店,而光泉的產品遍及這些零售據點,所以他們必須更精準地規畫行銷活動,例如,很有可能他們在便利商店打出促銷活動之後,雖然帶動了便利商店的銷售業績成長,但是隔一條街的中型量販店的銷售業績可能因而減少了,因為便利商店與量販店的主要客群都在同一個區域,因此這樣的促銷活動就無法對光泉的整體營收帶來好處,最終只是白忙一場。
類似這樣的狀況下,即使光泉的BI系統提供很多資訊圖表,但只要缺少了地圖資訊,在擬定策略時就少了最重要的資訊了。這就是為何他們迫切需要整合線上地圖服務的原因,也顯示了地圖資訊的獨特性與重要性。
地圖會讓資訊系統更有現場的臨場感,而在看著BI儀表板的同時,有了地圖資訊的參佐,決策人員就擁有了現場力,就像是一位展店經理去巡視地點一樣,他一定會先站在店門口好一會兒,左右觀望周遭的商店情況,來判斷未來可能的經營情況。
當地圖資訊已經成為唾手可得的免費線上服務之後,將會有更多的企業找到整合資訊系統的應用方式,而這股現場力的注入,對於決策將會帶來很大的差異,請見本期封面故事-「結合地圖展開資料分析新視野」的報導。(請見第24頁)
本期還有個重要的訊息,微軟在本周正式揭露了雲端運算的整體戰略。微軟的雲端運算策略企圖宏大,一口氣涵蓋了雲端運算主要的三種模式: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及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將會提供企業私有雲端產品與雲端運算線上服務。微軟試圖整合自家所有產品,從伺服器、虛擬化、開發工具、資料庫到應用程式,提供企業一套私有雲端運算平臺,而線上服務則是將企業既有的服務移到雲端運算平臺,例如其中一項是提供與Exchange Server、Outlook郵件系統相同功能的線上服務。
有別於其他廠商,有的是只專注於提供線上雲端運算服務,有的則是側重於提供企業私有雲端運算平臺,微軟打出的策略則是提供企業混合式雲端運算的選擇,可以一部分放在微軟的雲端運算平臺,而一部分放在自家的私有雲端運算平臺。隨著明年上半年相關產品陸續釋出,這個策略的影響可望更為明朗。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2025-02-17
2025-02-17
2025-02-17
2024-11-05
2025-02-18
2025-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