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utex電腦展在本周登場,從會場上展出的新產品來看,廠商們已經準備迎接10Gb儲存網路的到來了。
10Gb要成為IP儲存網路的主流,其中有幾個關鍵。首先,構成10Gb儲存網路的關鍵元件,必須有更多樣化的選擇,不能只是大廠牌有產品;再者是10Gb網路設備的價格,最後則是通訊協定的標準。
從Computex展出的產品來看,伺服器、儲存設備、交換器、網路卡這幾類產品中,支援10Gb的產品越來越多了,而且本土廠商也開始推出支援的產品。
系統廠商展出的伺服器產品,都強調支援10Gb乙太網路的網路儲存應用,像是iSCSI及FCoE;儲存設備廠商,也展出支援10Gb乙太網路的儲存設備,像是磁碟陣列及NAS設備等等,而提供10Gb網路卡與交換器的廠商也增多了。
網路設備價格方面,過去一年多來價格持續在下滑。跟三年前比起來,現在10Gb網路每一埠的成本,約是3年前的1/3至1/4。以10Gb網路卡來說,現在1片10Gb網路卡最便宜的價格約是2萬至3萬元,雖然價格仍算高,但已經與光纖通道介面卡相差不多。
至於通訊協定方面,則可確定未來兩大陣營分別是,目前主流的iSCSI,以及尚未定案的FCoE(Fibre Channel over Ethernet)。
這兩種通訊協定各有利基,iSCSI是當今IP儲存網路的主流,它被設計成用TCP/IP協定來傳送SCSI指令,因而企業利用低成本的乙太網路就能建立SAN儲存網路;FCoE則是利用乙太網路來傳送光纖通道指令,由於採用10Gb乙太網路的聚合增強型乙太網路(Convergence Enhanced Ethernet,CEE),其資料鏈結層有所改進,因而可避免TCP/IP資料傳輸漏失的問題,並且具有連線品質與流量控制等機制,來確保資料傳輸的可靠度。
對iSCSI來說,10Gb網路可以讓iSCSI發揮更大的效果,已經投資iSCSI設備的企業則可藉由更換網路設備獲得效能上的提升。目前iSCSI主流的做法是利用1Gb網路,然而1Gb對於I/O量較高的應用則顯得不足,因而這類應用要不是就繼續使用頻寬可達8Gb的FC SAN,不然就是得聚合多個1Gb網路埠,然而,衍生出的問題就是架構與布線複雜,管理上也增加了難度。
有了10Gb網路之後,每一個網路埠的頻寬一下子多了好幾倍,就不需要再利用網路埠的聚合來增大頻寬了,對於整個儲存網路的架構、布線及管理,就可以有所簡化。
就FCoE來說,由於是基於FC光纖通道協定,可視為是光纖通道IP化的延伸,與FC SAN設備是容易溝通的,因而要與既有的FC SAN整合亦是比較容易的。有了這樣的相容,現今已採用FC SAN的企業,未來要採用IP SAN是比較可行的。
10Gb網路可望是整合網路與儲存的一個重要關鍵。現在開始有廠商推出整合式網路卡,一方面可當成一般網路卡來使用,支援iSCSI,同時亦可支援FCoE,未來一旦這樣的產品開始成為主流之後,網路與儲存的界線就可能消失了。
在本期的封面故事中,我們深入分析10Gb網路對於iSCSI應用帶來的影響,同時,我們也測試了多款市售支援10Gb網路的iSCSI設備。從實測結果可發現,對於目前一臺配置16顆硬碟的磁碟陣列而言,網路提升至10Gb之後,並沒有讓效能大幅提升,原因就出在硬碟的I/O不夠快。然而,若搭配更多的硬碟,或是能提升I/O的SSD,那麼iSCSI搭配10Gb的效益就會顯現。(請見第26頁)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2025-02-17
2025-02-17
2025-02-17
2025-02-18
2025-02-14
2025-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