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談論歷史的因果關係的時候,總是會有高估具體可見事件,忽略基本、脈絡性因素的傾向。比方說,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是怎麼戰敗的?多數人直覺想到的第一個答案通常是:因為美國在日本丟了兩顆原子彈,所以日本不得不投降。
但是我們不妨來設想兩種狀況。其一是,如果美國不曾研發出原子彈(曼哈頓計畫失敗了),或是深知原子彈的威力太驚人,所以不敢真的在戰場使用,太平洋戰局會不會有所不同?其二,如果在遭受兩顆原子彈的摧殘之後,日本仍堅持不投降,戰爭的結果又會是如何?這樣的問題,對多數的歷史學家來說,其實是沒有太大的疑議的:不管有沒有原子彈,或是丟了幾顆原子彈,日本都只有戰敗一途。日本不管在軍力、資源、科技等面向,均遠不及同盟國(當然主要是美國)的軍事實力,日本奮力抵抗與否,只會改變戰爭的時程,無力扭轉戰爭的結果。
韓國三星日前宣布將提高今年資本支出一倍到18兆韓元,且有半數(近80億美元)將用於記憶體晶片事業。此消息一出,引起臺灣DRAM業者與投資人高度恐慌,DRAM類股在市場上連日重挫。分析師普遍認為,三星此舉將拉大三星與臺灣DRAM業者的差距,對營運狀況剛略有起色的臺灣DRAM造成沈重打擊。
我不知道三星對全球半導體業者丟的這顆原子彈威力有多大,我知道的是,這是一場結局已定的戰役,有沒有原子彈只會改變時程,不會影響結果。三星在DRAM產業,不管是規模經濟(全球市占率超過三成,臺廠全部加總也只有23%)、創新(製程)能力、口袋深度、下游出海口等面向上都遠優於臺灣業者,我們要拿什麼武器來打贏這場戰役呢?
三不五時,就會有人提出DRAM抗韓的各種戰略與戰術,而且還從「民族主義」的角度強調,臺灣保有DRAM產業是重要的,因為一旦DRAM產業被韓國人所掌控,韓國人將勒住臺灣資訊產業的咽喉,對臺灣的整體資訊產業的發展相當不利(下一步的推論,通常就是,「所以政府應該拿錢出來救DRAM產業」)。
在我看來,只有交戰的雙方互有優劣勢,討論策略與戰略才有意義,否則就像神風特攻隊開飛機撞對方軍艦當然也是一種戰略,但是無力扭轉戰局的事實依舊不會改變。至於說萬一韓國三星壟斷全球DRAM產業,將會危急臺灣整體資訊產業的生存命脈,這真是一項非常奇怪的說法:在所謂的全球化時代,還有幾項商品生產過程的價值鏈,是由單一國家的業者所統包的呢?我們從來也沒聽說過,一項產品每一項環節都必須是自己國家的廠商生產的,對於國家競爭力有任何的重要性。更何況,我們的資訊業者從來就不曾統包這樣的一條價值鏈,CPU和作業系統軟體自始就是掌握在美國人手裡,我們可曾想過要用民族主義的方法來解決這樣的問題?
原子彈看起來頂嚇人的,但是真正左右勝負的,是造得出原子彈與否背後的科技實力與組織動員力。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2024-11-20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18
2024-11-12
2024-11-14
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