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近期的一些變化,讓我覺得臺灣和過去很不一樣了,而且是往好的方向發展。
最近臺灣最熱門的新聞議題,除了陳致中的召妓疑雲事件以外,很多都是和環境議題有關的:從竹南大埔農地徵收事件、國光石化建廠、台塑六輕大火、到中科環評爭議。
這些事件會成為廣受矚目的議題,本身就是一件相當不尋常的現象。在過去,環境議題在臺灣相當邊緣,多數人可能只關心焚化爐不要蓋在我家旁邊,我不要吃到被重金屬污染的稻米即可。經濟發展比環境保護有更高優先順位,是臺灣多數人的主流意識,儘管我們總是說「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並重」。
但是近期的「守護白海豚」環境信託,從4月12日發起至今,已有超過3.5萬人、150多萬股的認股數;反竹南大埔農地徵收的夜宿凱達格蘭大道運動,成功地迫使原本態度強硬的苗栗縣政府調整了徵收的範圍;反國光石化在彰化設廠的學者連署,很輕易地就越過了一千人的門檻。
我們對於我們想要什麼樣的臺灣,什麼樣的未來,已經和過去有很大的不同。過去我們相信,臺灣如果沒有了經濟發展,沒有了外銷貿易,就只有死路一條。過去十年,臺灣經濟停滯不前,在我看來,反而是臺灣人真正停下腳步來,沈澱心情,看看身邊的風景的開始。這時我們才真的發現,少了那麼一點經濟成長,並不是世界末日。
臺灣人過去以戴著鋼盔往前衝的創業勇氣見長,但是我們很欠缺「放得下」的勇氣,所以我們的產業轉型一直不上不下、進退維谷。動不動就說「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並重」這種相當空洞的話,反應的不是臺灣產業的兼容並蓄,而是我們的猶豫徬徨。我們如果真的要走向創新之島、綠色之島,別無他途,就要有勇氣放棄這些高污染、高耗能的產業。
除了要有新的勇氣,我們也需要新的語言。根據6月28號聯合晚報的報導,國光石化要說服我們國光石化必須設廠的說帖是:「國光石化第一期投資金額6,000億元,完工後年產值3,224億元,若以97年國內經濟實績作為計算依據,將占GDP(國內生產毛額)2.54%,增加直接就業機會6,800人,增加國土面積2,900公頃,每年可增加中央及地方政府約566億元稅收,並帶動下游關聯產業產值高達5,400億元,對促進國內經濟發展有很大貢獻;如果國光石化不做,國內經濟成長將缺此動能」。
這樣的論述,和臺灣四十年前要發展加工出口區模式幾乎沒有兩樣,它宣稱可以創造就業機會,卻沒問臺灣的年輕人想不想要這樣的就業機會,它號稱可以創造多少產值,卻不提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以及誰能從中得到好處。
在相隔不久的反竹南大埔農地徵收的夜宿凱達格蘭大道運動中,一位農民手持的標語則是「還我農地」。
農民的吶喊,牽動很多人的心弦。資本家的語言非常生冷,但是資本家厲害的地方在於,他們想要什麼東西,都說成這是對社會「整體」有利,這東西要是沒有,這國家就完了。農民吃虧的地方在於,他們上街頭看起來都是像要爭取「自己」的權益,多數旁觀者於是認為,這關我什麼事?
我們需要一種新的語言,和過去是完全相反的,才能真正認識一個新的臺灣:好的環境,是跟所有的人有關,而且所有的人都能得到好處的;不好的產業發展,只有少數人得到好處,社會中的多數其實都是受害者。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2024-11-25
2024-11-25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