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17年,漢光武帝劉秀雖然已經是個將軍,但是底下的人常常說他是「落跑將軍」,因為劉秀只要遇到小盜賊,總是躲在軍隊的最後面,讓部下去衝鋒。直到那一年,王莽派出42萬大軍攻打反抗軍,首當其衝的就是駐守昆陽的劉秀。聽說42萬大軍的隊伍很長,長到三天三夜都走不完,而且那時候王莽的軍隊帶了很多獅子老虎大象,放在軍隊的前面,還沒開始打就讓人嚇都嚇死了。但是這一次劉秀不逃跑了,竟然帶著不到三千人的部隊就衝向42萬大軍,從頭到尾身先士卒,最後奇襲敵軍成功,僅僅用了幾千人就讓42萬大軍潰敗逃跑。
劉秀的部下覺得很怪,為什麼以往將軍遇到小盜賊就躲遠遠的,現在遇到了絕對無法擊敗的對手,卻反而衝過去?劉秀笑而不答,軍師說,遇小盜賊躲起來,是「千金之子不死於盜賊」,要成大事的人,如果這種小陣仗都衝第一,難免中個暗箭什麼的,壯志未酬身先死,就太不值了。但是當部下都害怕的時候,即使自己也很怕,仍要冷靜面對,因為危機一定是轉機,打不打橫豎都是死,那就拼死搏一個大獎吧!
「害怕是正常的,誰都會害怕」,政大學長說,「但是結果的好壞與害怕的程度無關,卻是與冷靜的程度成正比!」因為失去冷靜,就會腦筋空白,做事情鑽牛角尖,習慣以很少的資訊就做決定,面對著一連串的災難連鎖效應卻茫然不知道該喊停。冷靜並不一定是天生的,有些人確實能夠在大風大浪中保持冷靜,但大多數人都不行。我小時候非常害怕上臺,有一次我不幸地在音樂課被點中上臺,明明已經練到非常熟的歌,上了臺就腦筋空白,最後在大家的嘲笑與老師的咒罵下哭了起來。
為了解決上臺的恐慌症,我常常問大家有沒有訓練自己冷靜的方法? 「多跟大家去KTV最有效!」這是很不錯的方法,我認識很多人都是從這裡練習出來的。唱歌比起演講還要讓人感到害羞,但是麥克風是很神奇的東西,用久了不但會習慣,還會上癮。心理學說,麥克風與遙控器都代表著控制與統治的涵義,人對一件事情有了控制的能力,就不會害怕。
主動出擊發揮潛力,這是劉秀採用的方法。我在唸EMBA的時候,教授喜歡Cold Call(就是突然點一個人站起來回答問題),我的同學告訴我,老師問問題的時候就舉手就對了,被點中不要急,慢慢站起來,讓自己穩住之後,就當跟老師聊天就可以了。如果平時有練習,遇到困難時只要穩住,按照平常練習的方式進行,就會有不錯的表現。所以劉秀看著部下們每一個都嚇呆了,他必須要採取行動,在冷靜的判斷之下,他決定一個人衝入敵人陣營,殺了十幾個人之後安全回來,部下看到連「落跑將軍」都可以這麼神勇,便會認定敵人其實只是虛有其表。所以我們常常看到很多老闆喜歡舉手發表自己的意見,雖然不一定答得很好,但這是領導的一種,尤其在面對危機時,可以穩定部屬們忐忑不安的心。
冷靜的決策者,或者臺風穩健的人,上臺的時候都會有一些特定的動作,那些動作就是用來讓自己冷靜進入狀況的「儀式」。這些儀式有可能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透過長久累積練習得來的;也有可能是真的懂方法,自己設定出來的。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找一個自己認為自己最冷靜的情況,然後用手按壓另一隻手的虎口(動作沒有限制,這只是舉例),練習多次之後,只要面臨危機,就重複這動作,應該可以讓自己回到當初設定的冷靜的心境。
朋友告訴我,他在公司很久了,所有大小事都摸熟了,沒什麼事能讓他害怕,並且對菜鳥們緊張不安的樣子感到好笑。「你不會怕被別人追過去?也不會怕自己沒有進步?不會怕說公司經營出現困難?」我問他。他說,公司的產品、業務、客戶就這些,業績都很穩定,不會有問題的。之後經過了一年,我朋友瘦了一大圈,他告訴我,公司面臨大陸的競爭,業績突然大幅滑落,他現在每天都很害怕,害怕失業也害怕要重新面對一個新環境,更害怕自己年紀大了,無法承受失敗。我不好意思數落他,但心裡難免想,安逸的日子不知道兢兢業業,現在面對強敵只能束手無策,害怕擔心自己的未來;在這種時候應該要冷靜思考還有什麼機會,拿出鬥志,勇敢去衝去闖,把大家的士氣帶起來。
成功的人勢必要成為承擔最多害怕與壓力的人,學長在公司上市的那一天,感慨地說:「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害怕,因為責任與壓力越來越大。」他用手搓搓自己的虎口,頓了一頓說:「不過怕歸怕,領導者的鬥志與毅力必須要時時刻刻展現出來。」面對未來,必須要有適度的敬畏,不能「自我感覺良好」,等到真正大難臨頭的時候,才來承受一次性的巨大恐懼,再怎樣堅強的人都會崩潰吧?透過一次次面對恐懼的經驗,鍛鍊自己冷靜沉著的能力,這樣的成功肯定會比較穩固。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2025-02-17
2025-02-17
2025-02-17
2025-02-18
2025-02-14
2025-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