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力」這詞,長期以來都是臺灣人的最愛。

臺灣人很怕在競爭中落後,所以我們熱中跟排名有關的一切。各種的大學排名、機場排名、奧林匹亞競賽排名、國家競爭力排名,多數國家的人民都是當成「參考」,只有我們當成生死攸關的大事來奮鬥打拼。

臺灣人的打拼精神很可貴,看看自己和別人之間的距離,多數情況下也不是壞事一件。但是令人相當憂心的是,愛比較,不過卻是「越比越回去」的現象,在臺灣也越來越普遍。

前年的汶川大地震,臺灣的慈濟捐了不少錢,也出了不少力,但是馬上有人跳出來說,臺灣還有很多人需要幫助,為何要幫助與捐助大陸人?這絕非特例。我在上周專欄裡提到,政府要不要給陸生獎學金,為數不少的一群人第一個反應同樣是,臺灣那麼多學子沒有錢唸書,為何我們要給大陸學生獎學金?

這種事基本上是關乎「比較的基準點」的問題。捐款給中國大陸的災民好不好,我們應該拿它來跟「沒有任何作為」比較,而不是跟「捐款給臺灣人」來做比較。這也就是說,有熱心、有捐款,比只講風涼話、什麼都沒有做好一點,我想幾乎沒有人會反對,既然是這樣,這樣的行為我們就應該加以肯定。拿A好事來跟B好事比,說B好事沒有A好事那麼好,所以做B好事的人應該被批評,這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嗎?

我有朋友跟我說,某某人做公益事業都是為了避稅、沽名釣譽(相信大家在生活中也常常聽到這種說法)。我說,我從來不關心、也不擔心這些人做公益的動機單不單純,我只要問,他們做的事,是不是真的對社會有幫助就夠了。這道理其實跟前面說的事是一樣的:B(既想省錢又想搏名聲)做公益可能真的不及A(發自一片改變社會的赤誠)那麼單純,但是總比有稅可避、有名譽可釣也不願付諸一點點的行動的人要好很多。

比較有時是好的,有時是危險的。我們需要的比較,是那種可以提供前進的方向,激發人們奮勇向前,為更值得想望的社會而共同努力的比較,而不是那種「我沒有你也別想要有」、「既然你做的也不是真的那麼好,那跟我沒做也沒差多少」式的往下沈淪的比較。

臺灣在民主化的歷程中,言論的百花齊放、意見的自由多元,當然是臺灣很重要的資產。但是淺碟式民主觀念對於齊頭式平等漫無止境的索求,卻也是臺灣社會原地踏步、無所作為,和我們過去所認為的競爭國家差距越來越遠的關鍵因素之一。比較可以救一個國家,也可以害一個國家。臺灣能否突破現有格局,開展一個全新的未來,就要看我們能否擺脫那種要將彼此拉回原點的泥沼,對於勇於做好事與善事的人更多的鼓勵與支持。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