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洩密事件的發展,很值得所有關心媒體的未來的人持續觀察與追蹤。
媒體報導這個事件的焦點,大多集中在「言論自由」與「國家安全」孰輕孰重的問題,但是對於關心媒體前途的觀察者而言,我覺得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事件得以成為全球注目的焦點,各個關係人與組織所扮演的角色。
這次的洩密事件雖然被說成事關「國家安全」,但是如果我們逐一檢視迄今被披露的每一則「機密」,會發現真的不過是美國外交上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當然,這等小事有它的趣味性,有識之士也可以見微知著,推論出各國外交事務種種表裡不一的行徑。
但是我要說的是,這種等級的小爆料,在網路上幾乎無所不在,比方說,我們不妨回想,我們在臉書上看過多少關於不同組織或個人的「秘密」呢?一定比我們自己以為的還多得多,只是我們習以為常到不認為那是機密罷了。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維基洩密事件中幾件跟臺灣有關的新聞,像是臺灣海底電纜的位置、中國曾力阻臺灣代表團參加歐巴馬的就職典禮、李光耀說阿扁是賭徒等等,如果單獨出現在某種人的臉書之上,是否有任何震撼性或是新聞性呢?我覺得非常有可能,甚至連三個「讚」字都拿不到。相反的,維基洩密稍早揭露的美國士兵在伊拉克持槍濫射平民,還以此為樂的畫面還更震撼人心,但是所引起的關注度反而不若這次的事件。
那麼這些龐雜而零碎的資料,是怎麼成了震撼全球的大新聞的呢?在我看來,這就是媒體與非媒體的分野之所在了。
首先,維基洩密的定位與過往的名聲(或說是前科),就已經給人「出自維基洩密,必屬爆料」的印象,這其實也是一種賦予材料意義的過程──臺灣的海底電纜所在地可以是一種技術知識(如果是中華電信的員工洩露出來的),但是它現在卻被當成是一種國防機密來對待,而這正很接近我們一般所說的媒體「議題設定」效果:媒體決定了我們該關心什麼、不該關心什麼,以及用什麼樣的方式來關心這些事。
其次,維基洩密將這些材料先透露給幾家傳統媒體,像是美國的紐約時報、英國的衛報等23家報紙與電視臺,除了讓這些媒體為維基洩密背書,並且共同承擔風險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這些媒體解讀材料的能力。爆料的材料,只要你在爆料界建立起了名聲,人們就會基於種種不同的原因,源源不絕的提供給你。但是怎麼樣辨別這些材料的真偽、怎麼樣將這些材料重新放回它之所以產生的國際政治經濟脈絡,因而使其產生「意義」,所以能成為話題與議題,這才是真的困難之所在,也正是這些老牌媒體所擅長的,而現在的維基洩密或是其他網路工具還力有未逮的地方。
我在上周的專欄裡就已提到,傳統媒體不宜妄自菲薄,網路「媒體」的風光,經常是站在傳統媒體的肩膀之上往前眺望而不自知,或者是不願意承認。維基洩密的事件基本上也是這樣的,真正讓二十多萬筆的「外交電文」成為「國家機密」,並且成為一個全球性關注議題的,傳統媒體及其運作模式恐怕要承擔更大的功能與功勞,而不是爆料者或是維基洩密。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2024-11-25
2024-11-25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