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時候讀的故事,長大以後發現並不是那麼一回事。例如我們都說愛迪生發明了燈泡,事實上根據維基百科所述,愛迪生的第一個燈泡是跟兩個加拿大工程師買來的(比爾蓋茲的第一套DOS作業系統也是跟別人買來的)。但這並不掩蓋愛迪生成為發明大王的事實,因為後來他花了很多年改良燈泡,終於發現用鎢絲可以有最好的效果,也就因此我們把「發明燈泡」的頭銜頒給了他。
故事書上說,愛迪生為了測試燈泡的燈心材質,嘗試過一千多種材質,以解決當時燈泡壽命短,難以製造且品質不均的問題。時至今日,如果我們在辦公室裡面做研究,即使有耐心去嘗試一千種材質,尋找最佳的配方,老闆也不會同意我們花這個時間,因為太不smart了。「Try Error」成為無效率的代名詞,這讓我感到很疑惑,如果某些技術是可以用思考來達成或者解決的,那麼思考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知識不足以解決,思考並沒有用處,只是浪費時間,豈不是比Try Error還不如。
當我們沒事把iPhone拆開的時候,會發現設計這個產品的工程人員,應該也花了很多的時間,不會亞於愛迪生一千次的反覆測試,我們感受到設計者與製造者的用心,這也就是為什麼後人稱頌愛迪生的原因,因為他願意為「追求完美」付出心力。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想想看,我們是否曾經這樣堅持過追求卓越與完美?恆心與毅力是非常重要的,可是這兩個人格特質並非人人都有,沒有其他更有效率的辦法嗎?
《孫子兵法》說:「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專家們說這便是提升效率與成功度的方法,簡單講就是掌握有效的「數字」。「度」是評估,我們透過事前蒐集資訊來評估整個事情的規模、狀態與方向等等;「量」是測量,實際作實驗並且取得數字;「數」是計算,將這些數字進行計算之後放進資料庫;「稱」就是比較優劣,將我們的結果與競爭對手的結果比較,想辦法提升自我;「勝」就是目標設定,我們要做到哪裡?如果時間不允許我們做到百分之百的完美,那該做到哪個點?
在豐田汽車大量銷售之前,其思考模式都是:「度量數稱勝」,我們想做什麼,規格怎樣,工程師想好之後做就是了。不過後來豐田汽車反過來思索:「客戶買車最大的需求是什麼?會花多少錢在汽車購買上?……」也就是反過來思考:「勝稱數量度」──當了解到客戶的需求之後,我們絞盡腦汁來滿足需求。雖然這個道理現在看起來平凡無奇,可是當年愛迪生並非亂try的,他放棄了原本使用碳化竹絲燈泡的方案(平均壽命超過一千小時),這是因為他比較過市場的需求而調整了設計。市場當時要的燈泡是價格低,使用壽命長度尚可接受就好。然而壽命超過一千小時的碳化竹絲燈在大量生產時不好控制其亮度,每顆燈泡的壽命也都落差很大,因此為了達到夠便宜且能大量量產的目標,驅使愛迪生不停地try各種材質,使他終於找到了鎢絲,也找到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許多有經驗的人都曾經講過,「所有的事情都還是要回歸到設計端」,當我們的目標決定之後,設計的好壞決定了80%,但大多數人沒有這種感覺與自覺,都寧可在設計端、研發端放棄一些堅持,結果讓它去發生錯誤,或者後繼者承擔了各種問題,導致成本無法下降,品質難以提升。可當我們拆開過iPhone之類的產品之後,會發現設計者在設計的當下可說是絞盡腦汁、費盡心思,讓產品能符合當初設計與銷售目標的設定。事實上很多產品與公司的故事都告訴我們,追求卓越是個人、公司,乃至於客戶成長的最重要關鍵,也是最基本的堅持。
每一個工程師,可能都有過成為愛迪生第二的夢想,儘管這個Team work的時代已經很難單靠一個人就發明出很偉大的東西,我們還是有很多機會可以跟同事們一齊追求卓越,提升自己,作出更好的設計。一些朋友對於我的想法持相當大的反面意見:「在這種公司裡面怎麼可能?!環境都這麼糟了,作死做活不都一樣?到最後成果功勞還不都是被長官老闆拿去!」我想並不是每個人都熱愛現在的工作,但這與我們追求卓越、提升自我能力的目標無關,最起碼不要浪費自己的歲月,更多一點是與團隊一齊成長,最好當然是公司因此發展成為業內一流的企業。我們如果可以做好一點,那就努力做好一點,從《孫子兵法》「度量數稱勝」的觀點來看,所有的勝利都源自於前面的正確數字評估,還有自我的提升,才有可能持續獲得勝利。
當前業界最大的問題,並不是在於經濟不景氣,很多主管都反應:「員工失去了熱誠」,因為把工作當成是不得已的糊口工具,漸漸地也就不想把事情做好,反正能交差就可以,在如此惡性循環之下,會讓自己更沒有成就感、榮譽感。一旦抱持著怕麻煩的心態,我們願意嘗試的次數可能僅在十次以內,更別提愛迪生那一千次的Try Error了。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2024-12-02
2024-11-29
2024-12-02
2024-11-30
2024-12-03
2024-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