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的企業,為什麼有些成長到上市上櫃,而有些卻只賺到滿屋子庫存甚至活不下去?企業的成功有很多的可能性與模式,這中間牽涉到許多面臨選擇時的正確決策。很多經理人表示:「決策很簡單也很難。」簡單的是按照直覺與經驗,甚至直接依循前人的做法;難的是,如果有人問:「為什麼要這樣做?」或「有沒有更好的做法?」,會讓我們很難回答。尤其當我們發揮創意,想出一個前所未有的idea時,該如何知道這個想法的可行性?這是一個很棒的決策還是通往災難的入口?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必須得回頭檢討,當員工升任主管時,有什麼界線是成功與失敗的分野?

「由於企業是永續經營的,所以成功與失敗的界線是:累積。」要讓汽車跑到每小時150公里,必須要有個加速度,這是因為速度的累積。果樹之所以會結出果實,是因為養分的累積。那麼企業的成長過程中,要累積什麼?或許我們會說是「現金」,不過企業賺錢是「決策正確」的必然結果,並不是原因。「人脈」呢?畢竟當我們層級越做越大的時候,靠的就是人脈嘛。不過這也不盡然,因為人都是現實的,人脈的累積往往只是因為別人看到我們背後組織的光環。

總的來說,或許「信用」(Credit)是真正的源頭。專業投資家說,Facebook之所以會脫穎而出,是因為它採用了「會員實名制」,強化了信用的累積,所以大家相信它。所以當FB發生「不重視隱私權」問題時,信用受到動搖,也就因此產生了危機。Google最早用來決定網頁是否「熱門」的演算法,是透過計算網頁的超連結被別人引用的次數來決定的,我們可以當作是一種評等的計算方式。而評等是用來做什麼的呢?就是決定信賴的程度。國內的銀行之間有個聯合徵信中心,當我們辦理信用卡、貸款時,信用資料都會被銀行調出來查詢,因為信用是一道最好的審核防線。一個新人來面試,我們會看這個人過去的經歷,會問「之前離職的理由?」因為我們也擔心信用問題。所以,信用等於是一個人、一個組織,或是一家公司被用來「量化」的基礎。既然這個世界都是用這個角度來評估,所以不管我們做什麼決策,最重要的是「拿到最好的信用分數」。

我常常跟進入職場的新人說,經營自己的生涯,最好要有「在大公司工作」或「為大公司服務」的經驗,因為這是提升信用最好的方法。可能我們會認為「反正我有才華」,所以不會太在乎信用,這家公司沒做好換另外一家,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所謂「物以類聚」──不在乎信用的人會被不在乎信用的公司錄取,而不在乎信用的公司,未來並不容易生存,當然工作也就不穩定囉。負責第一線服務人員訓練的朋友告訴我,必須要讓服務人員理解信用的重要性,因為有些事情如果答應客戶卻做不到,比一開始拒絕對方要求的傷害更大。

當我們煩惱於管理的問題時,不妨思考一下,公司的信用是否有在累積?處理一個決定時,我們是否想過信用的重要性?獲利很重要,有些人的看法是:「等我賺夠多了再來建立信用不就得了!」例如食品企業已經做大了,中一兩個塑化劑問題不會怎樣的,反正「已經賺夠了」。不過這不見得是正確的道理,我們看到別的企業發展到這麼大,應該是過去長期的信用累積,出了事情只是目前的疏忽而已,但如果我們倒果為因,倒閉是一回事,可能還會吃上官司呢!

前幾天我遇到一個國際客戶的案子,客戶簽約的最大理由是:「因為團隊都是臺灣人」。當前中國商人對於信用的漠視,總認為「先放進自己口袋才是真的」,其實地球是圓的,怎樣拿來還是會怎樣回去,不是自己吐回去,就是不肖子孫敗回去,那些名利都很短暫。經商的信用非常重要,還有笑話說所謂「三拍」:先拍胸脯保證;出了事情就拍拍額頭說我忘了;最後鬧大了,就拍拍屁股走人。我認識的一個香港企業家,花了一個小時跟我解釋「篩選客戶」的重要性,結論是:「要跟重視信用的客戶做生意,不然就算賺十次,最後賠的那一次可能就會致命。」信用其實是大家最重視,但卻也最容易丟掉的,因為短期看不出差異,而且「先自己保命要緊」。但是會落到要自己保命,不也就是輕忽信用的累積,到後來落入死亡迴旋嗎?

在公司或者組織中,我們所累積的信用,也將成為未來升遷加薪的基礎。一個能持續產生高品質作品的工程師,一個能做出優質決策的主管,還有一個能帶領大家提升競爭力的老板,這些都是一種信用,因為「他們過去有成功經驗」。我們不會貿然把關鍵的位置,重要的任務,以及重責大任放在沒有信用的人身上。時間與誘惑是用來檢視信用的兩大法寶,我們不管對內還是對外在處理大小事時,如果把累積信用認真當一回事,並且拿來當作評估決策的準則,持續累積,名利雙收雖然不見得來得快,但不會是不可能的事情。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