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說,「太聰明的人反而晚成功」,因為聰明人往往會有一些「拿石頭砸自己的腳」的習慣。業界也常常會有「一堆聰明的人,但做不了什麼事」的情況。這其中最直接想到的第一個原因,就是「太快下結論」。跟電腦溝通,快速下結論可能是正面的;但是如果是跟人溝通,例如訂單判斷,與客戶談判……,都沒辦法急著下結論,因為資訊與環境都不停地變,快速下結論可能會猜中一兩次,但是猜不中的機率還是比較大。
如果說只憑一種特質就有著超過80%以上的成功率,那麼這個特質是什麼呢?成功的企業家票選的結果是「悟性」。悟性代表的是:別人講話我們有在聽。因為成功不是單憑個人,而是靠團隊,團隊裡面總是有人提建議,發表看法,進忠言,這些意見我們有沒有聽進去和聽懂,就靠悟性的高低了。洛勒斐勒給兒子的信中提到:「成功的規則並不明顯,需要靠悟性來洞察。」透過聆聽,結合自己的悟性,可以看到成功的規則。但很可惜的是,太聰明的人,難免聽不進別人的建議,這時悟性就起不了作用。
總是希望別人改變,而自己不用變,是聰明人的另一個障礙。商業週刊提到了一個驚人的數據:「1950年代起,通用汽車(GM)連續20年拿下《財富》(Fortune)五百大第一名;過去5年,卻沒有一家公司能占據老大位置超過3年;2008年,一次有38家公司掉出榜外,創下歷史新高。」這世界變化越來越快,Nokia從手機龍頭掉落下來,也不過五年的時間。該怎麼改變?先從逆向思考開始。從前我不聽某些人的意見,現在聽聽看又何妨?從前我不愛出差,現在世界各地跑跑又何妨?從前我總是認為別人做不好,現在我想想看是否問題出在自己溝通不良。從前我總是負面思考,現在我什麼事情都當成是好事。從前我總是不做小雜事,現在我捲起袖子跟大家一起幹……。逆向思考能改變自己,從別的角度,我們會發現自己的盲點。聰明有些時候會跟大頭症連接在一起,覺得非我不可,別人要想三步驟的我一步驟就想到了,所以這樣的我好相處嗎?我能帶好團隊嗎?我願意替別人著想嗎?
言語是聰明人最大的致命傷。我曾經遇到很多經營狀況不好的公司,發現並非產品不好,也不是競爭激烈或成本過高,而是內部高層之間溝通不良。有些高階經理人講話帶有調侃的成分,有些則帶暗刺,會讓想做事的人從積極變保守,只因為怕衝出來就中箭,稍有失誤就遭到檢討。因為多說話的人會有累積壞處的副作用,形成不定時炸彈,持續被人扯後腿而不自知。「自覺比別人聰明」與「表現出比別人聰明」是不同的,前者那是個人內心世界,沒有人管得著;後者則不同,持續表現出比別人聰明的人,漸漸地沒有人給建議,一旦出問題,大家也都認為不需要幫忙他。
前面我們談到太快下結論的問題,由於決策需要有充足的資訊,而資訊的來源往往龐雜。巴菲特常常去蹲超市看大家買東西,來決定景氣狀況,還有該買哪些股票,這種事情聰明人是不會去做的。因為聰明人蹲三分鐘超市就已經知道哪些產品熱賣,哪些商品冷門,進進出出的狀況如何。但巴菲特不一樣,他不是去一天兩天,可能是一星期,他不會只是看那些促銷的,而是實際看長銷的商品,他也看出每天時段不同,人潮的差異很大。聰明人會認為「這不是一種smart的做事方法」,「事必躬親太浪費時間」,同時也會有階級的誤區,哪些工作是哪些階級該做的,在心中分得清清楚楚。不過所有事物的邊界正在模糊,無疆界的概念漸漸成為主流,聰明的人往往忽略了「時間長河」這個因素,會以短時間內的取樣來做決策,變成了以偏概全的結果。
累積是最後決勝負的因素,我們可以從理論的角度來推演:一個企業擁有的關鍵成功因素(Key Success Factor,KSF)越多,那麼就越有機會在競爭中脫穎而出。而KSF從何而來?這是需要靠時間累積的,也需要靠紀律、管理與IT來維持的。我們應該把KSF累積到企業中,過去的做法是透過建立制度規範,當前的做法則是將制度規範累積到IT中。
大潤發在中國很成功,他們非常重視IT,將制度架構在IT技術上,例如採購人員的績效可以快速地與公司政策配合之後算出,引導採購人員往公司要求的方向前進,這比一個一個宣導來得快而有效。不過聰明人會想要去管人而不是tune IT,因為把部屬叫過來講一下就好,幹嘛還要用電腦來管人?可是底下人多事多,分公司幅員廣大的時候,要讓大象動起來,叫個人來講一下有用嗎?人離職了所有事情是否都要重新教育訓練一遍?
事情當然有分輕重緩急,但是成功的原則是:「解決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追求快速,就會演變成每天解決「緊急的事情」,而不管到底重不重要了。聰明人可能會因此以能力很強而自豪,可是長久以後,有累積到什麼嗎?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2024-11-29
2024-12-02
2024-11-29
2024-11-29
2024-11-30
2024-11-29
202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