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日開始,臺灣證券交易制度改革──股票下單由每20秒集中撮合1次,改為逐筆即時撮合的新制度,已經悄悄啟航了,現在已經縮短為每15秒就撮合1次。
到明年底之前,證券交易制度將分三個階段調整,第一階段已經在今年7月啟動,接下來明年2月開始第二階段,撮合時間縮短至每10秒1次,年中則開啟第三階段,再縮短至5秒。若按照計畫進行的話,預計在明年底,臺灣的證券交易將邁入逐筆撮合、即時交易的新里程碑,正式與國際市場接軌。
新制第一階段先由20秒縮短為15秒,這5秒之差對證券商沒有造成什麼影響,大多數的投資者甚至也沒有感覺。不過,再接下來的5秒可就不一樣了,當明年2月縮短至每10秒撮合1次,交易頻率變快之後,行情報價的更新頻率跟著變快,據證交所的估計,撮合時間從20秒縮短到15秒,報價資訊量將會增加1.33倍;縮減到10秒時,資訊量增加2倍;到達5秒時,再倍增至4倍。
據證券業者表示,營業廳的報價資訊系統可能因此負荷不了,因為多數營業廳的系統設備已屬老舊,從隨處可見的CRT螢幕即可略知一二,不只是系統老舊,包括前臺的電腦普遍都是十幾年前的舊作業系統了。
光是交易資訊更新頻率加快,就得更新營業廳的系統,一旦明年底連最後的5秒都取消了,由原本有時間差的集中撮合改為零時差的逐筆撮合,那就不只是影響前臺營業廳而已,證券公司的交易核心也將面臨最嚴苛的挑戰,因為根據證券交易所的預估,逐筆撮合將使交易量增加7到10倍,證券公司的IT系統若無法應付如此高倍數增長的負荷,可能就會被新制度淘汰了。
根據期交所採取逐筆撮合的經驗,預期股票逐筆撮合新制上路之後,絕大多數的交易將會是電子交易模式,甚至專業投資者會改用自動程式下單,電子交易數量會暴增,因此證券公司的下單系統必須提高效率,胃納量更大,不然顧客無法即時下單,大可選擇另一家。
速度戰將會是證券交易新制鳴槍後的第一場戰役,跑得不夠快就會被淘汰。據業者的評估,多數公司應該都能打贏第一戰,畢竟只要老闆肯投資,透過擴充軟硬體設備,就能有效提升系統的處理速度與處理量。近年來新興科技,例如記憶體式(In-Memory)資料庫這類能加快資料處理速度的技術,就獲得不少證券公司的青睞。
然而,充滿未知數的第二場戰役才是一決勝負的關鍵:因應新制改造服務。逐筆撮合的交易方式,將會改變投資人的操作行為,過去證券公司對於交易習性的認知,有可能得重新學習。因而,有的證券公司採取最直接的做法,由IT部門出面跟投資人談需求,依據投資大戶的需求直接改寫程式,提供客製化的服務。
有的公司則是徹底改造系統架構,讓應用系統更模組化,以求能夠更迅速、更有彈性的改寫應用程式。這類公司深信,現在誰也說不準投資行為會如何改變,甚至投資行為變得捉摸不定將會是常態。所以,根本之道是讓IT變得更靈活,速度變得更快,可以隨時因應各種情勢的調整。
上述的改變在過去並不多見。以往,通常是業務單位跟投資大戶談好需求,再回饋給IT部門來修改程式,IT部門得到的總是二手資訊,而且也有時間差,這樣的做法面對未來的挑戰而言都太慢了。IT的速度不夠快,無法臨機應變,就可能淪為這場IT淘汰賽的輸家了。
吳其勳/iThome電腦報周刊總編輯
想掌握最新IT動態,歡迎按贊加入iThome粉絲團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2024-11-25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28
2024-11-25
202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