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是我從一個成功的長輩那邊學來的,現在的經營講求「用人」之道,所謂的用人,除了放對位置之外,也還需要這個人才能有足夠的忠誠度,能為團隊帶來長足的進步,才算是用對人。
每個老闆都想要「得天下英才而用之」,企管的顧問常常用「西遊記」來比喻這個情況:「沒有孫悟空到不了西天,有了孫悟空卻又很難管。」有些企業採取限制的方式,限縮資源讓孫悟空能做的有限,有些企業採取「緊箍咒」,想辦法跟孫悟空之間建立一個能掌握的方式,但是這些都是防弊,是否能有更好的做法,讓雙方的合作能長久而且互利呢?
「建立良好的溝通方式與工作互信是重要的」擔任企管顧問的小張建議:「多聽對方的想法,尊重彼此的做事方式,但最重要的是,共識與互信的建立。」我們在工作場合上,難免會希望別人「聽我的」,也太急著要對方「不要問那麼多,做就對了!」這樣子的溝通方式具有比較強烈的「權威感」與「主從關係」,對於年輕一代工作者而言,可能不對胃口。
從資料上顯示,隨著教育水準的提升,一代比一代對於權威的反抗力量越強,所以如果缺乏適當的互信與溝通方式,太急著用權威套上去,效果可能不是很好。「可是如果花太多精神在處理與同仁的關係,這樣不就很浪費時間嗎?」擔任主管的小A反駁。但現實的狀況是,許多公司都仍然在抱怨著「找不到人」,既然找來了人才,要讓他們能夠發揮,放一些心思在這方面也是值得的。有些公司把人才的流失看得比虧損還嚴重,因為流失一個專業人員等於幫潛在競爭對手增加一份力量。
長期的觀念灌輸,或者說是「把站在公司角度的苦衷說明清楚」,也是很重要的一件工作。很多公司找來了人才,但往往會因為某些原因給一些特殊待遇,破了慣例──這沒有對與錯的問題,可是我們的努力還是要說明清楚的。對於現有的團隊,我們必須要維持公平性,新找來的人才,還需要磨合,所以這種苦衷難免還是需要解釋,這樣子團隊與新進來的人才會理解到,我們是會照顧團隊的權益與維持公平的。可是如果我們說明苦衷的時候,展現出「你以後要記得好好報答我們」這樣的態度或者訊息,這就反而造成負面效果了。而且,很多人才是願意「按照公司規定辦理」的,紀律與公平是維繫團隊的重要因素,這點很多識大體的同仁都接受,所以並不用害怕講明白。
從公司的角度來看,我們常常拿號稱「上一世紀最優良CEO」傑克威爾許的方式,將員工分成ABCD四種,AB兩種都是遵從公司政策,只是能力有差別,CD兩種則是不遵從公司政策。這種價值觀已經是目前企業經營的普世通則,但可別以為同仁都知道,或者都相信。所以我們需要透過溝通,讓人才了解,只有在跟公司政策同方向的時候,績效才會是最大,否則就會有努力但沒有成績的窘況。人才對於自己在團隊的表現是很重視的,所以能先講清楚是最好,或者在踩線的時候關起門來講,例如我們希望同仁專心在哪個事情上,哪個事情是做了但沒有績效的……技術工作者常常都是很能跟電腦溝通,但是對於公司的政策有點遲鈍,持續說明公司的政策有其必要性,這樣才能讓團隊維持在軌道上。我們見過的情況,大多數的同仁希望能說清楚,因為說清楚就好做事,沒有人希望上班是浪費時間的。
「可是我只要在死氣沉沉的環境中就會窒息!」獨立創業接工業設計案子的朋友阿誠說:「千里馬只要套上韁繩,就跟一般的馬沒兩樣。」對於企業而言,並不是每一種人才都會留下來,也不是每一種人才都適合這個環境與文化,所以套上韁繩之後能否發揮,也還是要看企業文化與環境來決定。阿誠在某種形式上也是被套上了韁繩:「你不覺得『外包規範』對你而言也算是韁繩嗎?」我的看法是:「如果你去上班,態度與產出肯定不好,但現在你要靠企業外包來養活自己,態度與產出就非常專業。」
所以說,韁繩不是死的,而是讓彼此合作能把「專業與效率最大化」的一種手段,方法與制度。就拿日本來說,傳統日本文化的企業接班人,往往都是創業者的女婿,這就是一種形式上的韁繩。也有些企業偏好找「已經套過韁繩的千里馬」,已經在職場上工作一陣子了,這樣子就少了很多麻煩事。
就算我們還只是個小職員,如果能找到可以搭配合作的千里馬,是可能有機會「少幾年奮鬥」的。從公司內部的團隊合作,到外部的外包與採購等,都還是需要適當地規範好合作對象的權利義務,並且時時刻刻拿出來建立彼此的共識,雖然會花時間,也會花精神,但只要能合作長久,並且對方能持續產生良好的品質,大家都是可以得到好處的。所以別誤會我們一定是要當那個騎在馬背上馳騁的人,合力塑造一個適合千里馬發揮的環境,也是很大的功勞。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2025-01-06
2025-01-07
2025-01-06
2025-01-07
2025-01-07
202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