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著,其實經常感受到許多不自由的狀況,對一家公司、國家或任何事業的發展而言,也經常面臨到經營的障礙,就像國歌所說的:「守成不易、創業維艱」。因此,若能掙脫這些枷鎖,有更多樣的選擇,我們相信,接下來的發展不會繼續僵化下去,與美好的遠景之間的距離,也將大幅縮短。

可惜,現實往往是殘酷且複雜多變的。例如,過去,從大型主機盛行的年代,到後來主從式架構興起、網際網路與網站應用風潮大行其道,在這段歷程中,有許多企業可能為了不再受到既有封閉式平臺綑綁,而從Unix環境離開,改採相對較開放的Windows Server,也有一些公司導入了強調開放原始碼與自由軟體精神的Linux系統,而在臺灣,多年以來,使用Windows Server的用戶比例都一直超越Linux,因此在應用平臺上,微軟的影響力很大。

但根據IDC的臺灣伺服器市場的廠商營收調查,2014這一年出現情勢大逆轉的局面,Linux首度超越Windows,營收衝破1億6千萬美元,2013年9千萬美元的表現已經相當亮眼,之後的成長幅度和力道,竟更為驚人。

隨著時代的改變,IT開放風潮本身所針對的主體範圍也不斷擴大,其實微軟過去也一直都有這方面的舉動,但似乎都是一點一滴地漸進,而且推陳出新的速度並不快,在某些標準的推行與採用上,往往不是處於領導整個社群前進的地位,而是隔一段時間才跟進,等到相關產品開始支援,並強調相關特色,IT技術社群早已前進到下一個階段或關注其他領域,因此,很難給人更開放的印象,相當可惜。

而且,微軟努力投入的這些開放措施,主要都是針對軟體開發的領域,對於關鍵應用似乎著墨不多,先前多數人比較有印象的事蹟可能是關於Office格式的開放,他們曾推動Office OpenXML(OOXML),並促進這項規格成為ISO標準。但開源社群更早之前,就已經在推OpenDocument Format(ODF)。

除了這件事之外,微軟過去為了要力推Windows平臺與其下應用軟體,也做了很多廣告抨擊採用開源軟體的成本,因此與開源社群之間的關係一直很緊繃,不過,最近這幾年,微軟變了,所推行的許多策略都更為開放。

最具代表性的舉動,是該公司在2014年11月宣布開放.NET Core與其他框架函式庫的原始碼。.NET Core是下一代.NET平臺的基礎元件,是一個模組化的開發功能堆疊,可跨越不同平臺進行移植(例如Linux、Mac OS X),可讓程式碼重複使用與共用的範圍變得更大。

這改變也有助於微軟力推雲端服務Azure,打破自家開發與應用平臺一家親的刻板印象。因為,有不少人仍認為,如果企業本身所用的軟體是基於.NET所開發的,所以較適合採用Azure,但其實,Azure目前也已經支援Java、PHP、Hadoop的應用,因此許多新創軟體要將服務放在Azure環境運作,應不是太大問題。如今,微軟宣布將.NET開源,以及下一版Windows Server將積極支援Docker的消息,這些利多,都有可能吸引一些原本非微軟愛好者的新用戶。

如果你是原本守在微軟平臺的死忠用戶,其實也應該注意這方面的開放技術發展,並且重新思考是否該繼續依賴既有的IT架構,因為微軟以外的世界,技術發展速度和所提供的選擇,都要來的快且多,分析新作法的利弊得失之後,你可能會發現,跟過去的制式作法有很大落差。

當然,走向開放、選擇其他平臺,是不是意味著企業有可能又進入另一種更不自由的綑綁機制呢?是否要同時使用多種技術,以免被單一廠商綁定呢?但我們可沒有這麼多人力和預算去支撐這些應用啊!隨著雲端服務技術與架構的日新月異,透過標準化的組態、自動化部署機制的完備,想要讓看似龐然大物的企業級應用系統,能跟行動App一樣容易安裝、轉移、移除,讓系統與資料在不同雲之間流動,都不再只是夢想。到時候,誰能綁住你呢?也許是自己的成見與既有經驗吧!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