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怡/臺灣大學國發所法律組專任副教授、芝加哥大學法學博士

自從網際網路大行其道以來,「網路交友」所衍生的爭議就幾乎不曾斷過,除了騙財騙色之類的相關新聞層出不窮、聳人聽聞之外,對於許多家長老師來說,網路世界的交友型態充滿各種陷阱,交友網站是犯罪溫床這樣的刻板印象,更是幾乎已經成了揮之不去的成見,甚至,在保護子女學生不成為網路交友受害人的心態下,親子師生關係高度緊張,往往時有所聞。然而,網路交友之所以能夠吸引人,而且歷久不衰,其中應該必有緣由,成人與其擔憂畏懼,倒不如嘗試換個角度,來看看最近幾個月聲名大噪的MySpace.com,到底魔力何在,順便想想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和處理類似網站所引發的爭議。

MySpace.com成立於2003年,當時不過是要讓樂團可以公開行銷自己音樂作品,發展了幾年下來,則是轉而成為一個結合部落格、即時通訊、分類廣告和交友的網站,甚至成為美國青少年時下最流行的網站之一,這就是所謂Web 2.0時代的典型故事。不過,當去年底發生一個高中生冒用其校長名字,在MySpace.com註冊了一個帳號,並且用極盡戲謔的方式撰寫該帳號的個人檔案,進而向同學炫耀而鬧得沸沸揚揚,因而導致學校祭出封鎖校園電腦這種極端管教手段的事件之後,該事件不但成為當地媒體的爭議焦點,甚至連美國著名的民權組織「美國公民自由聯盟」都積極介入,對校方提起訴訟,要求解禁。

如美國Businessweek的報導所指出的,MySpace.com這類交友網站之所以格外引人注目,是因為其打破了過去的網路交友重要法則之一:「匿名」。當MySpace.com這類交友網站大量出現,「網路匿名性」這個緩衝機制,等於無解除於無形,當網站上出現大量青少年的詳細個人資料和圖片,而且陸續傳出幾起未成年人因為在該網站上交友而遭受侵害的事件之後,這些網站不採取因應措施,恐怕也難以向成人世界交代。所以,MySpace.com號稱投入三分之一的人力全天候監看網路內容,刪除不當圖片和未滿十四歲的交友檔案,並且邀請一名曾經擔任聯邦檢察官的電腦專家進駐,隨時搜尋可能的犯罪情事,甚至在網站上隨時出現警語,提醒上網的青少年小心安全,以及增設免費電話熱線,提供必要的調查之用,都是可以理解的發展。只是,這一切看來就像是個架起高牆的兒童樂園。

如何在「維護青少年安全」和「尊重青少年自主性」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原本就是極端困難的任務,然而,內容保守主義者趁此時機大反撲,利用此一時機,鼓吹廣泛透過交友網站建置和使用「過濾資訊」工具的作法,朝「控制」資訊的方向發展,固然是可以想見的發展。不過,從整體科技政策的長遠角度來看,到底是不是明智的作法,卻恐怕是個可以辯論的話題:到底,青少年上網以「真面目」示人結交網友的方式,和許多青少年次文化相較之下,有何不同?如果青少年次文化的意義之一,是青少年在可以稍微脫離老師父母的情況下,和同儕自主互動,以便社會化的過程,那麼,「控制」資訊所為何來?我們或許便該想想:「控制」資訊,到底是更多的對立對抗出現的先聲,還是從此天下太平的象徵呢?與其如此,倒不如反向思考如何善用MySpace.com這類交友網站的魔力,循勢導引出下一代社會的價值觀,讓這些價值觀能夠充分和眼前的成人世界價值觀溝通對話,以便創造出更理性的論述吧!畢竟,想要徹底掌握和規劃未來世界,或者預先籌畫下一代的主流價值觀,恐會演變成一場愚蠢的歷史錯誤,交友網站焦慮症候群,恐怕只會加深這種歷史錯誤而已。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