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楚國有個叫做卞和的人,在山裡面找到一塊石頭,裡面藏著無價的寶玉,於是他高興地拿著去見楚王。很不幸地,三番兩次楚王找人鑑定的結果都認為這只是一塊石頭,於是卞和因此被砍去了雙腳。直到後來他在楚山下哭,眼淚哭完了哭出血來,楚王才真的剖開石頭,發現了寶玉,於是命名為和氏璧。
這是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或許我們也曾經聽過許多關於這個故事的啟示,例如要做實驗才能知道答案啦,不能主觀判斷而錯失機會之類等等。可是從現在商業的角度來看,你會不會覺得卞和很無聊?為什麼拿著石頭期待別人看出這是寶玉?他為什麼不拿個鑿子先鑽一個小洞來給大家看看呢?他失去了雙腳,也哭瞎了雙眼,但是什麼也沒有得到。
仔細想想,當前業界裡面有多少卞和的存在?我記得有一本書曾經提到過,從一個絕妙的好點子,到實際做出產品時,能保留住當初絕妙點子讓人驚豔的「賣點」的成功案例,不到10%。因為在研發過程中,我們會一直期待別人的青睞、認可、推崇與讚美,還有消費者的捧場,卻吝於投資在讓產品更完美、更人性化的事情上面,即使是那麼一點點小動作。客戶是非常精明的,消費者更是不容易上當,他們會找盡各種理由來刁難,因為錢在他們手上,所以他們都會有想當大爺的行為。
「現在的客戶,都是在看到第一眼的五分鐘之內下結論!」一個資深的國際業務說,「所以,太複雜沒辦法三言兩語說完的東西根本沒機會!」卞和他的寶玉藏在石頭裡,沒有人看得出來,這就跟我們做了一個操作複雜的機器,但卻企圖要客戶能馬上就上手一樣,根本不可能。專家的問題必須留給專家,如果我們的客戶還不到專家的水準(雖然客戶很愛裝專家,但95%以上的客戶都不是專家),那我們就應該要將產品做到可以「自己說明自己」的程度。什麼是「自己說明自己」?就是簡單、容易上手,或者美麗到不需要解釋,客戶看到產品的當下就說Yes。講起來都很容易,但實際上要到達這樣的程度,需要很多的堅持,要把東西做好,但又維持合理的價位是很難的事情。就拿外型設計來說,大部分的公司都不願意花錢投資在美觀的外型,只求量產組裝容易,成本低又耐用,以免特立獨行造成產品不好賣。
反過來思考,如果我們的能力只能把產品做好一半,那就不應該去做。當iPod風行的時候,也有很多人做iPod-like的產品,但是因為缺乏研發,所以做出來的東西又胖又大又耗電,也沒辦法有良好的人性化介面,終於還是滯銷。雖然說千金難買早知道,但是自己的實力、財力有多少是我們心知肚明的,要完成一個產品需要多少的研發力量可能不好估算,但可以透過分析其中的關鍵技術,看看有沒有辦法堅持突破。而且,就算技術上可能達成,成本上有辦法嗎?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事情是,做得出來賣得出去嗎?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能力看到石頭裡面有價值連城的寶玉,但是並非每個人都有能力把石頭裡面的寶玉完美無缺地拿出來。商機到處都在,但我們需要尋找的是與自己核心能力本質或者是通路接近,並且真正能掌握客戶想法與需求的產品,這樣的成功機率才會高一點。
我們何嘗想要做出半生不熟的產品,背後總都是有苦衷的。最常見的是成本因素的限制,使得我們捨不得投資在產品的外觀設計上;或者因為技術能力的障礙,使我們只能做出差強人意的人機介面。也有急著推出產品,因而忽略該遵守的成功法則以及品質控管的失敗案例。
即使是最強的業務,遇到不成熟的產品,也沒辦法賣掉滿屋子的庫存,如果大家能夠想一想庫存對公司營運的傷害,就會認真地把產品的邊邊角角修乾淨之後再來參與市場競賽,或者集思廣益找出新賣點與差異化,把某個強項作到最簡單最容易,也是可以脫穎而出的。
趕快做,趕快賣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的消費者是可以退貨的,也就因此逼迫通路商與製造商去思考,不能為了貪圖眼前的利益,就把沒有琢磨過的石頭拿出來說裡面有寶石,或者一路修改把風險分攤給下游廠商,這些作法都不會長久。沒有人希望自己的產品只能擺在倉庫裡,既然有苦衷,做產品這麼苦,那麼為什麼還要做呢?是否應該回歸基本面,堅持一些能激勵員工創新的因素呢?
發明與創造產品,其初衷都是希望帶給客戶或消費者更美好的生活與使用體驗,既然是這樣,公司同仁就應該是第一批的擁護者。產品能不能賣得好,其實不需要到馬路上去做市調,問問看同仁願不願意買就知道。如果連同仁都不認同,那麼產品其實就可能只能做到一半的品質。因為實際參與者沒辦法用心參與,純粹只是做一件事情,這樣缺乏熱情的產品,是無法感動客戶與消費者的,甚至連基本的說服都做不到。
作者簡介:
吳俊瑩-iThome電腦報技術主筆
交大電子工程系、臺大電機研究所、政大科技班畢業,身兼IT/電子技術顧問和某小型電子公司研發處長。
熱門新聞
2025-01-13
2025-01-14
2025-01-13
2025-01-10
2025-01-13
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