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決策,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複雜,可以很快速也有可能拖很久,因決策者而異。大部分的決策難以在短期內判定其優劣,都需要時間來驗證、市場來考驗,以及最終的結果來說明。雖然理論上如此,但是我們在分析決策過程,了解其前因後果之後,卻發現大多數的決策以當時能參考到的資料來說,應該是對的,但結果卻差很多!

坊間的書籍都把這些明明決策正確,但是最後結果不良的事情歸諸到執行力的問題上。強化執行力的議題被大家鼓吹運用多年之後,管理者的執行能力並沒有獲得改善。越來越多的經營者開玩笑地說:還是初一十五記得拜拜比較有效。

難道說企業經營者的經驗都無效了?還是環境變化太快,導致只能用朝令夕改來解決?在我們實際與幾個上市櫃公司的主管討論,並且參與其中的決策之後發現,問題並不出在決策,而在於資訊的正確性,也就是說,拿來當做決策基礎、判斷依據的資訊,存在著極大的誤差,甚至根本是錯誤的。檢驗這些資訊的正確性需要有耐心,但是不去檢驗的代價就可能是連續性的失敗。

一個學長拿著他放在桌子上的產品,告訴我們這個產品值5千萬,但是賣不到幾百個:因為當初決策的資訊錯誤。當我們翻閱過去的資料顯示,所有的客戶訪談,都顯示出客戶有極高的興趣,而且市場調查的結果都非常正面,研發與製造過程也還算順利,但結果卻浪費了很多錢。

這其中失敗的關鍵在於:忽略了求證。其實客戶表示極高的興趣只是他們的習慣,因為他們沒有分擔到風險,我們要做新產品是我們的自由,產品做好了客戶還是可以說不要。市場調查則是同仁自己的電話訪問,還有跟親朋好友的詢問,大家也都好來好去不想掃你的興,結果執行力強化的團隊便一下子就「撩落去」,當想要喊剎車時,已經燒掉了不少錢。

我們都已經習慣直接相信別人給的資訊,卻從沒想過這些人云亦云的事情是否真的可靠?有沒有數據的支持?更糟糕的是,我們相信看得到的資料確實是對的,但是沒有看到的資料呢?可能錯得非常離譜。

有個長輩想要買一家公司進來,按照常理,要看一個公司的運作,首先看帳看庫存。這個公司的產品都有不錯利潤,理論上現金應該還夠用,不知為什麼明明有利潤(產品售價減去成本大於0),但是可用現金卻越來越少?資料庫裡面的報表都正確,採購的單價也夠低……後來才發現,問題出在半成品庫存太多。

由於半成品都是由幾項原料零件組合而成,價格偏高,但是半成品由於難以描述規格,往往一不小心就堆積在公司或工廠的角落,沒有人知道這些半成品該怎麼處理,因為可能是被退的料件,或是產線上的不良品……幾百萬就這樣死在這裏了。

假的情報就像完美的反間計,引誘著有預設立場的決策者。之所以忽略求證,我們發現大多數的原因都是:因為情報高度正面支持我們的預設立場。部屬們也樂得拍馬屁,反正大家都拍,到時候不可能逐一來處罰吧?但是要獎賞可能都有份喔!

「不管資訊來自何處,但是我們必須要親自求證資訊的可靠性與正確性,」一個曾經被「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欺騙過的前輩說,「因為大多數流通中的資訊,背後都有其目的性!」可能是廠商為了哄抬價格所放的消息,也有可能是對手要打壓某些產品價格的操作,也有可能是蓄意要我們成為最後一隻白老鼠的陷阱。

即使是公司內部的資訊,也常常發生不正確的現象。就像庫存,就算盤點仔細,但是庫存裡面有多少不良品是死掉的、永遠不會用到的,卻無法得知。員工回報說某些事情能做,某些事情不能做,這些都是真的嗎?同仁並非故意說謊,但是由於各層級的資訊並非充足,因此在執行的過程中,難免就局限在一些因素上,導致回報說不能的事情,在別家公司是可能完成的。但是員工討厭多疑的主管,因此主管需要求證事情時,建議的作法是先詢問員工本人用來做判斷的資訊為何?是否有漏掉的資訊沒有參考到?以及是否用預設立場來做決定,而不是客觀地用數字作為參考?

強化執行力並沒有錯,重點在於要執行的目標是否經過一再的驗證?執行之後產生的資訊也是很重要的參考依據,我們是否因為資訊顯示的數字不好而故意忽略?還是沒有採取立即的評估措施,來計算可能的風險?

「並不是每一件事情,都可以把它背後的問號都回答清楚」,總是以謹慎聞名的學長給求證下了注解,「重要的是我們心理面稽核這些資訊的Check List夠不夠完整?」也就是說,過去的經驗仍然有用,但是效用的大小在於,這些經驗是否已系統化地整理成用來檢驗新資訊的檢查表,我們對於求證的功夫下得多深?

本錢雄厚的人,固然可以用錯誤以及損兵折將來求證,但是忽略求證所損失的信用、機會與競爭,卻是難以彌補回來的。

作者簡介:
吳俊瑩-iThome電腦報技術主筆
交大電子工程系、臺大電機研究所、政大科技班畢業,身兼IT/電子技術顧問和某小型電子公司研發處長。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