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統計,今年1到7月大學生的平均失業率為4.51%,創下自民國67年有統計以來的30年最高記錄。此外,一家人力銀行的調查則指出,今年有近6成企業已往下調整大學畢業生的起薪,平均較5年前下滑了7%,有近3成企業的下修幅度甚至達到9%。
對於這樣的數字,多數媒體都用「大學學歷貶值」、「高學歷高失業率」或是「讀大學無用」這樣的角度來加以解釋。
相信這套說法的人的論述邏輯是這樣的:大學生因為數量暴增,供過於求,因而導致學歷的價值下降。這樣的說法之所以廣被接受,是因為它看起來似乎有那麼一點經濟學學理的依據──供給增加,導致價格下降是理所當然的。
但是真相往往被蒙蔽在貌似科學的數字背後。這種說法最大的問題在於,「供給增加、價格下降」是有其學理假設存在的──在只有一種大學畢業生,大學畢業生所面對的是一樣的就業市場的情況下,供給(大學畢業生)增加,才會導致價格(薪水)的下降。
如果我們真的相信有「知識經濟」這種玩意兒,在正常情況下,大學教育是成為知識工作者的基本門檻。大學文憑會不會因為有越來越多人跨過這樣的門檻而貶值呢?對於有機會進入臺灣頂尖大學學府的學子來說,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中後段班大學的畢業生非但在就業市場不是這些名牌大學畢業生的對手,他們所受的教育,也正是「知識經濟」要擴大其市場基礎所不可或缺的條件(換句話說,這些新增的大學畢業生不但不是老牌大學畢業生的競爭對手,反而是他們重要的顧客、消費者)。
我們的大學教育所面對的問題,是我們近年來新增加出來的大學,其所培育出來的大學生,無法順利參與他們所預期、所想像的那個就業市場;然而,傳統定義下並非大學畢業生該做的工作,又不是他們所願意屈就的。行政院主計處的分析也顯示,大學畢業生失業的型態,大多是短暫、自願性的失業型態,並不是真的找不到工作的非自願性失業。
因此,與其說「大學學歷貶值」、「高學歷高失業率」,不如說「大學學歷不等值」、「高學歷高失意率」可能還更接近問題的真相。至於「讀大學無用論」,我可就不是那樣確定了。對我個人來說,當一個「知識經濟」的消費者,一向是比當個生產者更饒富趣味之事,這樣的消費往往仰賴長時間的文化教養,而這也正是大學教育為用之所在。但是對於那些借了數十萬助學貸款才能完成大學教育的學子來說,我也不敢冒冒失失地就說,這樣的大學教育對他們來說是值得的、有用的。
對於那些沒有機會進名牌大學的學生,我們的社會與媒體盡是用「讀了大學也找不到好工作」這樣的態度,來貶抑他們辛辛苦苦得來的學位。我們卻未曾去細想,臺灣歷經這些年的經濟轉型、產業外移,「不讀大學」是不是真的比「讀不好的大學」有更好的出路呢?在現今的臺灣社會,高中職畢業生又能夠找到什麼樣的好工作呢?
作者簡介:
王盈勛─iThome電腦報總主筆
曾在科技財經雜誌任職,擔任過鄉下第四臺的節目部經理,現為淡江大學資訊傳播系助理教授,擁有政治大學科技管理博士、英國Brunel大學傳播與科技碩士學位,著作包括《世界是斜的》、《微軟生存之戰》及《白話數位經濟》等書。
熱門新聞
2025-01-13
2025-01-10
2025-01-13
2025-01-13
2025-01-13
202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