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從美國搬回臺灣,他捨不得丟掉一張心愛的木頭椅子,千辛萬苦運了回來,沒想到才過不了半年,椅子就裂開了。傢俱行的人說,因為美國環境乾燥,而臺灣潮濕,所以椅子吸收了溼氣而脹到裂開了。不只是椅子,所有的產品都需要有因地制宜的修正程序,才有辦法適合當地的環境與人文。我也聽說過,知名的國際肥皂品牌,把原先要在歐洲上市的香皂先在臺灣做市場測試,測試的結果很糟,賣不好。經過分析並不是行銷的問題,而是因為歐洲天氣乾冷,所以需要增加一些乳霜之類的保護成分,皮膚才不至於乾乾的。但是臺灣天氣濕熱,乳霜成分反而讓人覺得油油的,好像洗不乾淨。
剛開始做產品的時候,最讓我不耐煩的就是相容性測試,例如簡單的USB碟,就需要準備十幾臺不同主機板的PC,逐一做插拔測試。這樣還不夠,客戶那邊也還有幾十臺等著測試,如果一個沒測過,需要修改,就得重新來過一次。我也曾經跟國內知名的晶片設計公司合作過,跟我合作的工程師有一天要出差去芬蘭,我問說為什麼?那邊沒有電子廠吧?他說:因為芬蘭的一個機場有臺電腦跟他們的產品不相容,得特別去看。他的護照打開來看,幾乎就是聯合國的簽到簿了!無怪乎這個公司現在火紅得不得了呢!
「放之四海皆準」這件事情,不是不存在,而是需要磨出來的。要有最好的相容性,除了要測試過絕大多數的排列組合之外,最重要的還是設計者在一開始就要把各種可能性涵蓋進去,這除了經驗的累積之外,態度也非常的重要。擔任研發主管的學長就說,最好的工程師是能設計出最大相容度的工程師,而不見得是最高效能的工程師。雖然這看公司產品的需求才能下評論對與錯,但是很重要的一個觀念在於,如果沒有在研發單位就照顧好相容性的問題,後面會付出更大的代價與成本。想想看,研發單位需要的只是工程師的腦筋與電腦裡面的軟體,但是到了客戶端出問題,就是好幾個人做好幾天的事情呢!
經營管理的制度與法則,水土不服的程度,取決於制度依賴人的能力的程度,以及制度被文化染色的程度而定。很多臺商把工廠設在大陸之後,卻感嘆於大多數的事情必須重來一遍,甚至要高層親自監督,打破一切重新再來才有辦法做到能接受的程度。我們當然會把矛頭指向員工,想說是員工的自律與約束不足,才造成制度無法推行,或者推行之後問題叢生。不過仔細分析這些經營者所謂的制度,存在著太多人的色彩,過去制度可以順利推廣,可能是因為某個執行者的能力強的關係,現在制度無法推展,也是因為執行者無法貫徹的緣故。但是有一個重要的觀念是,不管什麼樣的文化,紀律都是可以建立起來的,只是看要求的方式與做法。大多數移植發生失敗的,都在於無法建立紀律,導致後來的制度失效。
制度的相容性比起產品更難處理,調整與修改都需要時間來觀察,朝令夕改的後果更嚴重,造成組織的惰性,對於所有的政令都先停看聽,才願意開始動。所以很多人覺得公司動不起來可能是因為長期的制度改來改去,造成員工在第一時間的反應都是:先等等看。所以,當我們面對制度的移植時,需要思考的不是立刻做什麼,而是要想清楚哪些事情是真正清清楚楚可以移植的,哪些事情跟人有關,沒有正確的人就沒辦法進行,考量清楚相容性,才不會造成嚴重損失,或者持續長久的困擾。
複製成功經驗,一向是最穩當的經營方式,但同樣也遭遇到了因地制宜的問題,需要做粗調或者微調來解決。我們當然都知道,成功經驗到了另外一個地方不一定就成功,主要也都是文化的差異,要解決文化的差異,只能靠執行者親自坐鎮、觀察、思考、協調,並且去感同身受。這需要一定程度的同理心來面對,一個長輩講了一個例子,他們在大陸的工廠,員工對於餐廳的伙食很有意見,每個月換一個供應商,換了很多次都沒有改善。最後總經理跟大家一齊在員工餐廳吃,這樣子廠商就不敢作怪了。制度面可能都是對的,但是執行面就需要有相當的彈性與魄力,甚至還要有親自下海的準備。
制度的相容性,沒辦法用自己的經驗來換取,因為學費太高了。很多人失敗的原因並不是因為自己不行,而是因為不信邪,想說別人那樣做會失敗是因為別人笨,我就不會犯同樣的錯。但是我們好歹要尊重別人的能力,雖然說我們直覺上以為只要改正別人犯過的錯,就可以解決相容性問題,但仍然落入框架性問題:只要解決一兩個錯誤就可以了嗎?還是根本方向就是錯誤的?聰明的經理人看到別人跌倒的時候,不是顧著偷笑,有空的話,該認真去看對方為何跌倒?累積自己的經驗,未來總是有用到的時候。畢竟相容性的問題往往是成敗的關鍵,回顧過去,有多少企業是因為忽視了相容性,結果在極盛的時候突然因為產品、制度、生產等出現問題,而開始衰敗的呢!
作者簡介:
吳俊瑩-iThome電腦報技術主筆
交大電子工程系、臺大電機研究所、政大科技班畢業,身兼IT/電子技術顧問和某小型電子公司研發處長。
熱門新聞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