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創新思潮的回顧與前瞻,可用兩句話形容:過去10年,重點在於如何以創新方式,在網路上創作、發明與合作;未來10年,重點將是如何把網路所學應用在現實世界。

本書聚焦在未來10 年。

網路世界固然神奇,終究無法跟現實世界相提並論,經濟規模小很多(網路交易占整體市場比重不到一成),也只占我們生活的一小部分。數位革命演進至此,大致跳脫不出螢幕的框架,像是筆記型電腦、電視、手機等等。但我們住的是房子,開的是車子,工作也在辦公室裡,生活被有形實體團團包圍,大多數都是製造導向型經濟下的產品。但這個經濟型態雖在過去百年脫胎換骨,獨缺一個環節沒變:無法跟網路一樣民有民享。由於大規模生產需要專業與設備,也有成本考量,因此製造的工作通常只有大企業或訓練有素的專家才能從事。

這點即將改變。

因為,製造已走向數位化:實體物品現在都以電腦設計,設計圖能在網路分享。過去幾十年工廠或工業設計公司所能做的,如今在自家地下室與消費機種電腦也都做得到。而且,產業一旦數位化,後續自然產生深遠的改變,從零售、出版等產業可見一斑。但最大的轉變並不是如何生產,而是由誰來生產。一旦能在家用電腦執行,就表示人人都能上手,這正是製造業目前所經歷的轉變。

現在,若有任何發明或是好設計,只要上傳檔案給製造服務商,便能做出成品,數量可大可小。甚至,如果自備功能強大的數位桌上型生產設備,例如3D印表機等等,要自行生產也沒問題。創業新手與發明家不用再看大製造商的臉色,就能把構想化為實體。

對網路世代來說,這樣的生產流程更有意思,以前還得窩在工作室敲敲打打,未免沉悶。同時,網路鄉民也希望跳脫螢幕框架,渴望真實人生。把原本在網路發想的點子,立即製造出來,成為日常生活中摸得到、也用得到的物品,這比起巴望著螢幕更教人心滿意足。網路追求虛擬「實境」,但終究要走到製造「實體」這一步。

這番話並非臆測,也不是痴人說夢。自行生產的風氣已經凝聚成一項運動,氣勢足以匹敵第一次工業革命,而且上次出現如此暢旺的產業運動,正是網路誕生之後。

全球各地目前有接近一千個「自造空間」(makerspace)─大家共用生產設備的據點─成長速度驚人,光是上海就有一百個正在籌備中。許多自造空間都是由在地社群所創辦,但也有像TechShop這樣的公司,以會員制工作坊為經營方式,該創辦人曾經是金科氏(Kinko's)影印連鎖大廠的主管,以老東家為榜樣,正在積極展店,希望達到處處都有店面的目標。另外,Etsy網站的興起也值得關注。在這個自造者的交易網站上,2011年有近百萬賣家,銷售金額超過5億美元。再看到聖馬特奧市(SanMateo)的自造者博覽會(Maker Faire),每年吸引10萬名自造者前來朝聖,彼此觀摩學習。但不光是美國,全球各地還有許多自造者博覽會。

2012年初,歐巴馬執政團隊看到自造者運動的潛力,於是發起一項方案,計畫在未來4年將自造空間帶入校園,安裝3D印表機與雷射切割機等數位生產設備,受惠學校達千所。這無異是工藝課捲土重來,但經過升級,更貼近網路時代的需求,用意不在訓練黑手,而是配合政府的製造業策進計畫,旨在培育新一代的系統設計師與製程研發人員。

「開放源碼硬體」(open hardware)亦是自造者運動的要素。開放源碼過去解放了軟體,如今,同樣的效應也逐漸發生在實體物品。網路社群中的程式設計師從Linux作業系統出發,架設了今日世界上絕大部分的網站,到使用者端廣受歡迎的FireFox瀏覽器等,都是開放原始碼軟體的代表案例;就如同上例模式,現在自造者社群也正藉由開放源碼硬體,製造出電子產品、科學儀器、建築物,甚至是農耕器具。現在已有許多身價數百萬美元的開放源碼硬體企業(包括我自己的3D Robotics公司在內),產品不一而足,其中如Arduino開發板,銷量已超過100萬片。Google也加入這場運動,推出開放源碼電子零件,讓大家發明出來的硬體成品,也能與Android軟體連結,而使用Android手機與產品的人有多少呢?全球就有好幾億人!

起初,大家只是對數位成型工具著迷,渴望將這股網路現象延伸到現實生活,產生激盪;原本屬於文化變遷,如今慢慢也成為經濟變遷。隨著大家的創業本能蠢蠢欲動,把個人興趣當飯吃、成立小公司,自造者運動正逐漸改變產業樣貌。

從Kickstarter這類集資網站籌錢的自造者專案(內容從設計、科技,到藝術都有),如今已有好幾千個,光是在2011年,就有近1萬2千個工程循此管道,籌得將近1億美元的總額,而2012年金額可望增至3億美元。創投公司也想分一杯羹,2011年注資Kickstarter、MakerBot(製作3D印表機的開放源碼硬體公司)與Shapeways(3D印製公司)各1千萬美元,更在Quirky(自造者交易網站)砸下2,300萬美元重金。

放眼專業產品設計研發的領域,可看到有些大企業正把焦點轉向新興的自造市場。舉凡歐特克(Autodesk)、PTC與3D Systems 等產業龍頭,紛紛推出免費設計軟體,讓業餘人士、甚至是小孩都能小試身手。再搭配代工服務中心,使用者能將設計上傳,進行3D印刷或雷射切割。一個世代之前,IBM從企業主機電腦轉移陣地到個人電腦,如今軟體設計業者也體認到,未來取決在大眾市場,於是逐漸將重心從專業人士轉向一般使用者。

一言以蔽之,自造者運動的時代已經來臨。

自造者運動的歷史短短不到7年,但延燒速度之快,不輸早期的個人電腦風潮。當時,1975年成立的家釀電腦俱樂部(Homebrew Computer Club,譯註:七○年代由矽谷一群業餘電腦愛好者所組成,彼此技術交流。)方興未艾,幾名成員在車庫裡研發出第一台桌上型電腦消費機種─蘋果二號(Apple Ⅱ)─進而帶動桌上型電腦風氣,新產業隨之引爆。

自造者運動也有根源可循,其一是2005年發行的《Make》雜誌,出版商是專門出版電腦資訊類聖經的歐萊禮(O'Reilly)公司;另一個則是在矽谷舉辦的第一屆自造者博覽會。自造者運動在2007年又出現重大里程碑,第一台採開放源碼的桌上型3D印表機誕生:RepRap。而後MakerBot應運而生,屬於3D印表機消費機種,讓整個世代的自造者得以天馬行空,窺探桌上型製造的驚人未來,震撼效果不輸30年前的第一台電腦。

自造者大集合

自造者運動究竟該如何定義?廣義來說,它涵蓋五花八門的活動,傳統如手工藝,先進如高科技電機,其中許多雖然已存在多年,但自造者卻有新作為。首先,他們使用數位工具,在電腦上設計,且愈來愈懂得以桌上型設備來生產。第二,身為網路世代的他們,在網路分享創作成品已成為本能。將網路文化與合作交流融入製造過程,簡單一個小動作,卻能匯聚能量,形成不同以往的DIY風潮。

網路讓我們見識到「網路效應」(network effect)的威力:將人脈與點子連結,力量會愈來愈大,產生良性循環,愈多人加入便產生愈多價值,進而吸引更多人參與。舉凡臉書、推特等成功的網路企業,幾乎每家都是藉由這股力量而崛起。自造者則是把DIY運動網路化,「公開自造」,拉大了網路效應的擴散規模。

綜上所述,自造者運動有三大特色,我認為每一項都足以徹底改造我們的生活。

1. 使用數位桌上型工具,設計出全新產品,並製作出原型,可說是「DIY數位化」。

2. 在線上社群分享設計、與他人合作,已成文化常態。

3. 使用共通的設計檔案格式,自造者能將設計圖寄到製造服務公司,指定產量,也能自行在家生產。兩者同樣簡單,大幅縮短了從創意到創業的過程,正如網路在軟體、資訊與數位內容等領域的角色一樣。

每個國家都有樂於自己動手DIY的人,但在數位化的加持之下,他們能夠用截然不同的方式,把構想化做成品、把發明銷售出去。全球各地的工作室集合成軍,威力勢必非同小可!

1985年的個人電腦革命,以車庫為起點,由下而上逐一挑戰當代主流。今天的自造者運動亦是如此,產業技術頓時平民化,讓大家想像力奔馳,也催生出一些重大的趨勢預測(包含本書)。自造者運動的帶頭者個個熱血,讓人想起當初的賈伯斯,個人電腦在他眼中,不只是一個創業機會,更是足以撼動全世界的勢力。

重點是:他說對了!

賈伯斯從小生活在自己動手做的家庭環境,深受影響。史蒂芬.李維(Steven Levy)曾在《連線》雜誌撰文,解釋1977年蘋果二號的創作背景:

身為技師、高中沒畢業的保羅,在工作台挪出一部分空間,供兒子賈伯斯使用,教他如何製造、拆卸、組裝。鄰居在矽谷的電子公司上班,所以賈伯斯對電子不陌生,也知道像電視機那樣的產品不是什麼魔術,而是人類努力設計出來的心血結晶。「這個體悟給我很大的自信,我知道只要願意探索、學習,就能了解生活中看似非常複雜的事物。」賈伯斯受訪時說。

日後,賈伯斯與蘋果共同創辦人史蒂夫.渥茲尼克(Steve Wozniak)加入家釀電腦俱樂部,在當中看到個人電腦的潛能,深信這樣的桌上型工具可以改變一般人的生活,更能顛覆全世界。

兩人的靈感來自史都華.布蘭德(Stewart Brand),他經過六○年代迷幻文化的洗禮後,與矽谷早期的科技業有識之士合作,鼓吹電腦不該只是大企業的專利,應將電腦科技普及,讓一般人也能從中受益,不僅啟迪心靈,也能發揮潛能。

在《賈伯斯傳》中,作者華特.艾薩克森(WalterIsaacson)提及,布蘭德在自造者運動中所扮演的開山始祖角色:

布蘭德曾用卡車當作「全球行動商店」,開車四處販售很酷的工具和學習資料。為了讓更多人知道他的理念,他更在1968年創辦《全球目錄》雜誌。這本雜誌的封面很有名,也就是外太空視角下的地球影像,副題為「由此取用工具」。這本雜誌背後的哲學是:科技也能成為我們的好朋友。正如布蘭德在創刊號第一頁寫的:「一種個人的力量正在成形。個人可主導自己的教育,尋找自己的靈感,塑造自己的環境,並與有興趣的人分享自己的探險。

激勵賈伯斯與渥茲尼克發想出蘋果第一台電腦的家釀電腦俱樂部,便是在如此原則下成立。傳承至今,化做全球成千上百個自造空間,使用廿一世紀的新工具,點燃另一波社會與經濟變遷,革命力量不減當年。

有製造斯有國

一個國家要維持堅強國力,必須有製造業為基礎。以美國經濟為例,即便到今日,仍有四分之一左右由製造業所支撐,儘管軟體與資訊產業占據媒體版面,但兩者僅占就業人口的一小部分。

有些人會說,網路生活已經成為王道,實則不然。我們每天的消費、日常點滴都不脫現實世界,住的、吃的、穿的、代步的都是實體。除非科幻小說的情節終於成真,人類不再需要形體,否則我們都還得生活在現實裡。位元很好玩,但把格局擴大到整體經濟,原子仍是顯學。

然而,在高人力成本的背景下,歐美國家的製造業愈來愈難生存。由於亞洲國家具有成本優勢,美國的工廠工作外移,導致製造業人口目前來到百年新低,不管是絕對數字還是占整體就業人口比重都是如此。更慘的是,有幸留下的工廠找不到可用工人,因為這個世代不把製造業當成就業選項。曾經造就出美國中產階級的製造業,如今走到窮途末路。在工廠工作,聽起來就想打哈欠,既危險又沒出路。

但我們現在有另一條路可走,不是要回到從前大規模廠房、大陣仗員工的年代,而是創造出新的製造導向型經濟,走網路的營運模式:由下而上、廣泛流傳,且具有十足的創業精神。

「做軟體的人,只要點子夠好,就能成立縱橫市場的網路公司。」這句話幾乎已成了人人都能認同的陳腔濫調。之所以有道理,是因為網路創業根本沒有進入障礙,只要有筆記型電腦跟信用卡,就萬事具備。

相較之下,大家對製造業向來抱持既定印象。生產需要花大錢,從車床到供應鏈的管理,都需要設備與人才。生產,通常一開始就得投入巨資,營運一旦出錯,倉庫就得堆滿滯銷庫存。網路創業的成本相對較低,失敗了反而有大家的加油,但來到原子世界的製造業,失敗了就一敗塗地,代價慘重。網站關閉了,沒有人會在乎;工廠關閉了,員工失業,雇主可能一輩子都擺脫不了債務陰霾。

以前如此,未來不見得如此。過去幾年,世界來到了一個重要里程碑:實體製造的過程愈來愈像軟體設計。以前,一群聰明人憑著網路和點子改變世界,同樣一個畫面,現在拿來形容製造業也愈來愈說得通。

製造自己來

何以見得?因為即便是商業製造也走向數位化,上線連結,且更加自由開放,就跟網路一樣。不管是製造大廠的生產線,還是自造者用的MakerBot,都講同樣的機器語言:G碼。影響所及,製造規模可大可小,大至幾百萬個單位,小至一個也行。客製化與小量生產不再是不可能的任務,甚至可以說是未來的主流。

道理就跟照片管理軟體一樣。拿大家可能都會用的Picasa或iPhoto為例,透過軟體選單,你可以選擇是否要從桌上型印表機列印照片,或者上傳到服務中心洗照片,甚至裝訂成相簿。現在的桌上型電腦輔助設計(CAD)工具也有此等能力,直接讓人在電腦設計3D物品。設計完畢,可以選擇要「近端列印」,以自家3D印表機或其他桌上型生產設備製作出原型;或者選「遠端列印」,將設計寄到代工服務中心大量生產。兩者唯一的不同點在於,寄到服務中心還要加上刷卡與開發票的手續,就跟大家熟悉的相片沖洗服務一樣。

製造可近端可遠端,由我們任選,無疑是一大優勢。簡單的選單項目,只需滑鼠輕輕一點,背後卻濃縮了300年的工業革命歷程。馬克思如果在世,下巴肯定掉到地板。跟我們現在滑鼠一點、就能讓工廠動起來相比,他所說的「掌控生產工具」,實在小巫見大巫。業餘與專業之分,如今已簡化成軟體裡的一個選項。生產一個跟生產好幾千個的差別,只在於你按了哪個選項,願意花多少錢。

歐特克公司的免費CAD軟體「123D」已經做到這點。裡頭有個「自造」選項,原型能自行製作或請服務中心代勞。假以時日,市面上會有更多類似的CAD軟體,附有軟體「精靈」,提供你選擇要2D還是3D列印,依物理屬性與成本選擇材質,服務中心還能幫你訂購現料零件,整合在原型裡。Ponoko等企業已有這種線上服務,將桌上型工具與遠端產能連接起來。演變到最後,未來只要一按軟體裡的「自造」按鍵,什麼東西都能製造出來。原本在工廠製造所需的專業,軟體正在一點一滴複製。

這波新工業革命來勢洶洶,當然不僅侷限於追求開放式創新(open innovation)的人事物。同樣的原型製作設備,如3D印表機與數控雕刻機等,也造福了傳統的專利產品研發工作,全球大企業能藉此加快創新速度,從福特的汽車內裝,到IKEA的新款廚具,都是如此。書中稍後會提到,奇異等企業現在也從員工內部著手,建立起類似自造者社群的創意做法,研發出專利產品─可見開放式創新未必要全然向外開放。歐美國家的中型製造商逐漸能與低人力成本的中國競爭,因為它們可以使用數位技術,自動化生產,不需太多人力,也不用添購天價的設備與模具。

綜觀上述例子,背後精髓都一樣:人擁有嶄新的絕佳工具,進而引發一場製造革命。

廿一世紀的產業樣貌將與廿世紀截然不同。由大企業主導、由上而下的創新過程已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由下而上的創意發想,由業餘人士、創業家、專家組成的個體戶大軍所主導。這股自造盛事過去出現在位元的虛擬世界,從最初的個人電腦迷到後來的網路鄉民軍團,都是其中一份子。如今又逢天時地利人和,自造者之力可望在原子的實體世界再度爆發,規模既深且廣!(摘錄整理自第二章)

 

過去幾年,世界來到了一個重要里程碑:實體製造的過程愈來愈像軟體設計。以前,一群聰明人憑著網路和點子改變世界,同樣一個畫面,現在拿來形容製造業也愈來愈說得通。

 

自造者時代:啟動人人製造的第三次工業革命

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著

連育德/譯

天下文化出版

售價:420元

 

作者簡介

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

在網路新經濟這個領域,安德森被譽為是論據最充分且觀察最犀利的作者。2007年獲《時代》(Time)雜誌選為「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位人士」之一。

安德森自2001年起擔任《連線》(Wired)雜誌總編輯。2012年底,安德森宣布離開《連線》雜誌,擔任3D Robotics執行長,主要生產、販售DIY無人機的零件,並經營由DIY社群成立的網站DIY Drones。

安德森的網址為:www.makers-revolution.com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