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IDC

IDC與IBM今日聯合發表了2017年臺灣企業資料分析成熟度調查報告,從2017年1月初到2月底,針對臺灣133家企業進行評估,結果顯示企業資料分析成熟度呈現兩極化。

IDC根據主計處的企業規模分布,從全臺22萬家企業樣本中,分層抽樣133家,針對企業應用資料分析的狀況深入調查,主要的產業為零售流通、製造業和金融服務業,其中,金融業在資料分析的應用走在最前端。

IDC在2007年提出了第三平臺的概念,包含雲端、巨量資料分析、行動和社群等4項應用,2007~2012年收集許多企業實際案例的內部和外部資料,透過累積5年的相關諮詢資料,再結合IDG集團(IDC的母公司)顧問輔導公司的經驗,一同建立企業資料分析成熟度的模型,2012年釋出並著手調查,再對企業4項應用的狀況進行評估,評估的方式是持續地觀察企業每個年度的表現。

依照企業資料分析使用的狀況分為先驅者、追隨者和新進者,IDC軟體暨服務資深市場分析師蔡宜秀解釋,被歸納於先驅者的企業,表示IT和業務主管(Line of Business, LoB)人員都能透過圖形化的介面,利用拖拉的方式,自行設計資料分析模組,以優化服務,23%的臺灣企業屬於資料分析的先驅者,其中被點名的先驅者代表為長榮航空、國泰人壽、玉山銀行、全球人壽和全家便利商店。追隨者是使用既有的分析工具,分析的數據也是以歷史性結構化的資料為主,臺灣則是有61%的企業屬於資料分析追隨者。新進者則是停留在收集數據的階段,分析方式多半是由IT人員從資料庫協助撈取資料,16%的企業屬於資料分析新進者,這一類型的企業大部分沒有人力和技術分析多維度的資料。

臺灣企業成熟度在亞太地區位居中段,金融業衝第一,製造業較弱

臺灣的企業資料分析發展在亞太地區位居中段,香港與臺灣都屬於中段,前段的國家包括澳洲、紐西蘭、韓國和新加坡,IDC表示,目前面臨挑戰是,如何將資料分析結果應用在業務流程中,IDC利用各企業資料分析佔IT部門的預算比例,評估各產業的成熟度,其中,金融業的成熟度最高,IDC表示,由於金融業屬於B2C的商業模式,注重客戶體驗,再加上金融數位轉型的驅動,多數金融企業已成立資料分析的團隊,並結合跨部門的合作模式,聚焦於提供即時的分析預測,IDC舉例,國泰人壽已開始收集多元媒體的資料,像是影像或是影片等,並對這些非結構化的資料分析,提供客戶客製化的服務,另外玉山銀行也針對客戶行為數據做分析,包括網頁點擊串流分析、社群網路的分析等。

相較之下,製造業的成熟度表現較低,也是成熟度表現最兩極化的產業,製造業又可以分為智慧和傳統製造,半導體和高科技製造業在資料分析的領先度高,但中小型傳統製造業者由於營運成本考量,再加上人力缺乏,實際投入資料分析對企業而言相對困難。有趣的是,IDC發現,零售業的成熟度表現中等,但是零售業的龍頭卻很願意且大膽地投資資料分析應用。

企業短期看不見資料分析成效,容易退回評估階段

IDC將企業資料分析成熟度分為6個階段,由成熟度低到高分別為:評估、試驗、專案、可重複、可管理和最佳化,2015年臺灣8成的企業資料分析成熟度處於專案階段,2016年則剩下6成的企業仍在專案,到了2017年,只剩下大約4成企業在專案型階段,專案階段企業減少的同時,評估和試驗階段的企業卻增加了,這意味著臺灣的企業資料分析呈現兩極化,「不進則退,精益求精是臺灣企業目前的現狀」,蔡宜秀表示,走在前端的企業會往下一個階段前進,不過,有些企業短期之內看不見資料分析成效,容易退回前2個階段,先採取觀望的做法,不再投入,「策略和心態是重點!」她說,大多數的人可能會誤以為先驅者都是大規模的企業,但她表示,其實不然,也有員工500人以下,IT預算小於3千萬的企業是屬於先驅者,在數位經濟的轉型風潮下,若企業沒有跟上,恐怕未來會被市場淘汰。

另外,IDC此次的調查報告也發現,超過20%的臺灣企業使用Open Source建置自家資料分析平臺,代表其實臺灣在資料分析上是有能力的,先驅者的成熟度表現也不輸亞太地區的領先國,IDC對臺灣的企業資料分析抱持著樂觀的態度。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