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C時代綜橫一時的Windows與Intel,在後PC時代來臨後,也在大環境的趨動潮流下向IA領域靠攏,為再創PC時代Wintel風光,微軟與英特爾也相繼推出新型架構因應,包括XScale與多項因應產品發展的平台,將在後續的IA領域中連袂出擊,同時整合無線傳輸、多媒體應用及服務體系前進IA,原先的X86與Win CE已非IA時代主流。服務與應用主導IA發展,硬體受擠壓為必然結果

微軟OEM事業處業務經理許育嘉表示,IA的發展將由應用與服務為主導,以SONY PS2為例,缺貨僅是經營的手法,由於硬體價值不如以往,SONY每賣出一台,估計須虧損100-200美元,若在一年內供應全球所需,SONY的世紀豪賭將面臨獲利的青黃不接,因此採取硬體售出後,再向前批使用者銷售遊戲或服務,反推微軟的Xbox,同樣無十成把握肯定獲利,當無線傳輸與資料的整合應用出現後,對硬體的擠壓則是必然的結果。

為即時取得資訊,過去Intel Base伺服器硬體中風行一時的X86也不敷使用,改由Strong Arm與RISC取代,但RISC在IA體系中並非全然不具門檻,英特爾去年8月發表的XScale便為此發表。而今年將陸續推出無線傳輸PDA的Casio與Sagem,也將使用Strong Arm CPU,英特爾認為,無線傳輸若不能隨時隨地取得資料,一切的應用體系也是惘然。
現有IA應用架構過渡性格濃厚

英特爾看待IA,彙聚(Convergence)方式呈現是重要的趨勢,整合網路、通訊與運算而成的綜合體,新型的XScale架構,在高階部份整合企業網路的伺服器、交換機或路由器,對於低階的儲存設備、PDA或手機同樣具有運算效能,對未來後PC時代的發展而言,伺服器與前端IA的配合同等重要,因此跨前後端平台的整合成為IA重大的門檻,以數位訊號處理器(DSP)來說,支援軟體不易撰寫,除非英特爾投身其中撰寫DSP支援軟體。

微軟在IA架構的規劃上同樣做出回應,以當前市場上正炙的Win CE作業系統,許育嘉表示,Win CE僅是IA平台的過渡商品,目前在微軟的規劃中,已擬定4大領域,分別為行動商品、家用產品、車用商品一般內嵌系統等,行動商品如手機與PDA,家用則專注在機頂盒(STB)、數位電視(Digital TV),車用商品則由車廠主導,結合衛星定位(GPS)等系統,一般內嵌系統則可依個人需求加以量身訂作,開發的應用平台朝向多元化發展。
英特爾、微軟分推XScale、多角化平台因應

Win CE具有過渡性格,同樣對於口袋型電腦(Pocket PC)而言,也具有過渡特性,微軟看好的是無線口袋型電腦(Wireless Pocket PC)與智慧型電話(Smart Phone),為促成此兩項產品的出現與成熟,微軟已與100家廠商策略聯盟進行2年;而英特爾也不落人後,分別推出DSP與Strong Arm CPU因應,以軟、硬體整合的解決方案提供IA廠商所需。

一言以敝之,在Convergence的前提下,包括通訊、資訊與多媒體的功能將被同時整合進IA,許育嘉預估,無線傳輸、應用、服務與內容將會主導未來的發展,且大膽斷言單做IA的設備(Device)的收益將遠低於後端服務所帶來的價值,以康柏經營的Pocket PC產品iPaq而言,便投下4年時間以及10億新台幣完成佈署,才達到目前的市場規模。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