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部分人士認為,Palm會成功是因為在應用程式的開發上採取開放標準,眾多的軟體應用造成了palm的優勢,而現在WinCE 3.0也開始採取開放標準,請問這是否會對Palm造成威脅?

我同意對應用程式的開發採取開放標準,促成了Palm的成功,但是這只是眾多原因其中之一,也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我也不認為WinCE這樣做,會對Palm造成威脅。那請問您認為到底是什麼因素造成Palm的成功?

其實這道理很簡單,因為Palm做出了消費者所需要的產品。

Palm對用戶的定位是以上班族(Businessman)和20幾歲的年輕成人(Young Adult)為主,對他們來說Palm最重要也最常用的功能,就是通訊錄和行事曆,所以Palm將這些功能做到盡量簡單,執行快速又方便使用,在Palm系列的按鍵當中,第一個按鈕是行事曆,第二個按鈕就是通訊錄,設計的概念就是為了能快速啟動這些最重要的功能。在WinCE 3.0推出之後,例如Compaq的iPaq這種具有影音多媒體功能的產品,吸引了許多消費者的注意力,Palm在影音多媒體的功能上,似乎居於弱勢的地位,請問您的看法為何?

事實上Palm是支援影音多媒體的,例如ActiveSky,就是Palm支援多媒體的一個例子,而最近Palm OS授權SONY所開發出來的產品,也以gMedia支援多媒體的播放,不過我覺得更重要的一點是,使用者不見得需要影音多媒體的功能,在很多例子當中顯示,多媒體的功能僅僅是剛買到的時候會使用,而使用的時間久了之後,最常用的功能還是回到通訊錄和行事曆,Palm可以做影音多媒體,但是這並不是讓Palm方便好用的重點。未來Palm的發展會是什麼樣子?

Palm的原始概念,其實是希望能夠代替一般人用紙來記事的習慣,在Palm的經驗當中,Palm的通訊錄和行事曆取代許多人原本對紙依賴,並成為Palm最重要的功能,雖然現在的Palm還提供許多強大的功能,但是Palm和紙之間,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例如在顯示的部分,筆在紙上寫下的字跡是黑白分明的,而有時候Palm略帶綠色和黑色的顯示仍然不是很清楚;此外,雖然Palm III到Palm V已經變薄很多,但是紙的體積僅僅是薄薄一張,和Palm的差異仍大,Palm也會持續在縮小體積上下功夫。

未來在有充分的無線通訊功能支援之後,Palm將可以輕易的達成紙張傳真的功能,或是讓使用者彼此便利的交換資料,未來Palm的產品,希望和紙一樣具有相同的功能,而且還是一張多功能並可以通訊的紙(Optimized Paper)。可不可以分享一下您在開發Palm系列當中的經驗?

只從設計的結果來看,好像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事,其實並不是如此,每一個設計概念事實上都歷經反覆的思考與許許多多的試驗,在開發Palm III、Palm V、Palm M100等產品的時候,光是外型就投入了很長的時間,例如M 100要如何在外型上變化,吸引更年輕的使用者,或是加上換殼的功能,讓產品個人化更有樂趣,並盡量維持售價合理,這些都是開發過程中,一個一個艱辛的故事。

以Palm觸控筆的開發過程為例,Palm總共嘗試了100種以上的造型,經過不斷的驗證,才剩下兩派意見相持不下,分別是暱稱為Slender(就是現在Palm搭售的觸控筆)和Chubby(Palm網站附件區,具有曲線外型的觸控筆,體積略大同時可以當作原子筆用)這兩款,最後在考量Palm V左右兩側交換的便利性,有些消費者可能不希望增加體積,所以選擇了Slender,不過喜歡Chubby的人,還是可以透過購買附件的方式,買到Chubby。

Chubby的曲線造型非常的漂亮,有點類似女性曲線的外型,我自己沒有使用Chubby的原因,只是因為我的Palm是只為員工定做的特製版,採用金色的塗裝,不過Chubby卻沒有金色的版本,所以我才沒有使用Chubby。而有一次Palm在高價位的百貨公司推出的時候,就利用Chubby精鍊的曲線外型,創造出非常成功的廣告效果。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