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網際網路剛崛起時,挾著技術或創意資源的網路創業家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為了培育大批的網路創業人潮,許多以資金或是企業體為支撐的育成中心紛紛出現,但網路股的獲利率持續走下坡,也連帶影響了台灣網路。由於創投看緊資金,原投資育成中心的企業也不再想望網路,在資金覓得不易的狀況下,台灣以網際網路為主要育成對象的育成中心紛紛轉型。
創投看緊資金,IPO2轉型為科技公關

去年2月成立的創曄(IPO2)原本以育成為主要業務,但在去年下半年即逐漸轉型成科技公關公司,IPO2執行董事蘇彥豪表示,去年中旬之後,幫育成團隊尋找資金成為非常困難的一件事,「創投由過去一副很快就會把錢拿出來的樣子轉為很難被說服,而創投的改變態度還不僅於此,不再只看創業團隊的營運計劃書,還進一步的要求團隊先賺一點錢來看看。」

不過,蘇彥豪也指出IPO2對育成的熱誠並未因此而被澆熄,而是想藉由科技公關的角色深入了解產業特性,建立與科技產業的關係,科技公關僅為短期計劃,未來仍會朝向尋找有潛力團隊的方向努力。
英柏騰、世界線上減緩育成中心發展

此外,英柏騰也在去年轉型為e-Consaultant公司,不再承接新的育成業務。英柏騰總經理嚴啟慧表示,英柏騰在去年初成立後,總共育成了3家公司,其中一家已經結束了,另一家出走了,僅剩一家與英柏騰業務相關的軟體開發公司仍存活,短期來看,英柏騰將不再接觸創業育成。

嚴啟慧指出,結束育成業務最主要的原因是看不到獲利模式,初期大家都不問網路產業資金要怎麼用,但一年半載下來,當投資者開始詢問營收問題,股東開始考慮育成的獲利模式時,英柏騰也只好朝向本業經營。

而資訊傳真集團旗下的世界線上育成事業,也在去年8月開始陸續縮小編制,原本有7、80人的世界線上,現僅剩不到40人,而育成單位也由20個左右縮小為6、7個。

世界線上董事長柴方文表示,世界線上現已不支援B2C的育成網站,因在現階段看不到商機,未來也只計劃承接好的育成案子,現手上的育成單位已有4家至少達到損益平衡階段,除了育成外,下個階段也不排除轉型為ASP,提供傳統產業e化工具,但此事仍未定案。漢宇網絡將輔導重點移至成長期企業

而原將創新育成也列為重點發展之一的漢宇網絡現階段則將主力擺於成長期的企業,扮演投資銀行的角色。

漢宇網絡總裁黃齊元不諱言的指出美國有許多育成中心皆以關門大吉收場,因為美國育成中心受到很大的質疑,包括培育一家公司所需的全方位資源是否能被滿足,以及在網路泡沫化之後資金的凍結等。

因此,黃齊元表示,育成僅為漢宇網絡其中一個發展方向,漢宇網絡現在主要提供成長期及成熟期的企業諮詢顧問及資金服務,協助企業在兩岸三地中長期發展時所需的併購、策略聯盟及引薦等相關諮詢服務。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