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saultant未來的走向與趨勢如何?

有一點很明顯的是,過去企業重視該如何運用網際網路這項工具來開發新的事業體,因此,e-Consaultant承接的業務也多半與新網站建置或開發網路相關業務有關,但隨著網際網路在去年一波及今年被預言的不景氣,e-Consaultant輔導的範疇走到企業內部,企業開始思考如何應用網際網路來結合實體,進行企業內部的改變以達到更好的效益。

另一點是國外的e-Consaultant由飛快的擴張轉至去年開始裁員,因為他們發現對大環境的態度太過樂觀,在環境不好時,也得在有限的資源下生存。不過,可以看到即使這些國外e-Consaultant公司進行瘦身動作,但他們國際化的腳步卻是持續的,美國有許多e-Consaultant公司開始計劃進軍台灣及大陸市場,最快在今年內我們就可以看到。
面臨傳統5大的Consaultant公司及新的軟、硬體廠商介入e-Consaultant這塊市場,英柏騰的利基為何?有些什麼樣的挑戰?

我們的利基有二,一是不同背景的e-Consaultant公司會有客戶族群的區隔,二是我們對於主要族群產業的深耕。

市場上有許多e-Consaultant公司,但背景卻不盡相同,例如傳統5大Consaultant公司皆由會計師事務所轉型而來,他們對於客戶的內稽內控流程及細節非常清楚,這可幫助他們協助顧客導入e化。而英柏騰的主要客戶來自於券商及投信客戶,一方面是運用主要股東英特連在金融界的關係,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們對金融業的Domain know-how。

而挑戰應該是台灣業界對這方面專業的接受度不高,台灣也許可以接受聘請會計師或律師,但要他們接受新興的e化顧問服務則是一項挑戰。
英柏騰這一年的走向如何?去年及今年的營收獲利比較?

我們今年主要的客戶群仍是著重在中型金融服務產業、高科技及連鎖業,現階段正在建置工業銀行證券及鼎康證券,而連鎖業則正積極拓展。提供的顧問諮詢服務依舊鎖定CRM及KM。

今年英柏騰推出的產品會以兩條路線前進,一是與其它廠商合作進行大型專案,走代理路線,另一則是因應台灣中小企業的預算縮減,自行開發小型工具。

去年我們的營業額並不高,在新台幣1仟萬以下,今年的營業額保守估計則在新台幣7仟萬元,包含CRM及KM專案建置及諮詢費用等。
在你們輔導企業e化的過程中,會面臨到那些問題?如何解決?

其實絕大多數都是人的問題。在我們進行e化的諮詢時,通常會遇到3種不同的部門的人,包括決策者、資訊部門以及使用部門。而e化的需求,多半是由使用部門先提出來,但使用部門卻不能全權決定,還要由資訊部門進一步協商,而每個部門的目的及需求皆不同,常會觸及到欲e化企業內部的政治角力問題。

再者,他們面對企業e化都有一種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沒人可以保證花了上仟萬的投資後可以解決或滿足他們的需求,而我們又相信資訊部門的恐懼是最大的,因為e化對他們的影響還包括了後續的維護問題。

對此,我們的解決方法便是提供一種漸近式的服務,先將一完整的服務切割成幾個段落,再逐一導入,在先期的導入時,企業能夠先看到導入後的初期成效,便較有機會持續接受,這樣一來,企業所承受的風險也降低了。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