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策會MIC、經濟部工業局針對台灣「製造業e-Business應用程度」的調查計畫指出,2000年台灣製造業導入網路線上交易系統的比例是23%,已運用網路處理業務的比重則有57%,同時MIC預估,隨著廠商對供應鏈管理、電子化採購的需求快速增加,今、明二年內,台灣製造業者投入e化工程的總投資金額,將高達新台幣262億元。今年底導入線上交易比例將成長至35%

「製造業e-Business應用程度」的調查計畫,由經濟部工業局主導,MIC負責執行,總共針對電機電子、車輛、石化、機械、紡織、食品、造紙、金屬等八大重點製造業的2188家廠商進行一年時間的持續訪查。

報告顯示,以「企業應用軟體導入程度」和「B2B線上交易程度」來衡量,八項製造業中,電機電子業、車輛業的e化程度最高,食品業和造紙業的e化程度最低,而整體製造業導入線上交易的家數比例是23%,今年底還將成長至35%。其中,「企業應用軟體導入程度」的衡量指標包括供應鏈管理(SCM)、企業資源規劃(ERP)、客戶關係管理(CRM)和電子採購。

製造業導入網路應用的業者中,透過網路下單、接單,實際進行線上採購交易的家數佔全體業者的23%。線上交易金額方面,MIC產業分析師許瓊予表示,大型製造業中,去年透過網路向「上游」下單的金額約佔總採購金額的8%,今年將成長至15.5%;而透過網路向「下游」接單的金額則佔企業總營收9.6%,今年可成長至18%。整體製造業中,又以電子電機業中的電子產業,線上交易比重最高。生產基地外移突顯e化管理重要性

許瓊予分析,隨著網路應用的普及和無窮效益,製造業者e化在未來幾年內,將是最熱門的議題,且成為廠商生存的必備條件。何以如此?許瓊予說,訊息的最快速交流,是網路提供的最好功能,在瞬息萬變的時代,時間就等於金錢,電子型錄、即時庫存查詢,乃至線上接單、對帳,都讓業者省去許多時間。

其次,國際大廠紛紛採用線上下單系統,為其代工的台灣業者當然要跟著導入,否則可能要承擔失去生意的風險,另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台灣製造產業的外移現象,使得廠商的管理總部,必需遙控指揮全球不同地區的生產基地,供應鏈管理、全球運籌管理等系統,顯得更為重要。

e化的腳步方面,許瓊予指出,廠商多半先進行「電子型錄」、「問題諮詢」的上線計劃,中程則導入「線上接單」、「庫存查詢」、「訂單追蹤」、「線上對帳」,最後引入較困難的「報價議價」、「叫修退貨」、「付款收帳」等系統。她說,目前業者多半已進行前段的e化計劃,未來幾年內最需求的系統,將是線上下單、詢價議價、付款收帳等。廠商目前最需要電子採購和供應鏈管理

基於廠商對e化的大量需求,調查報告也顯示,未來2年之內,製造業者願意且已經計劃投資在e化方案上的總投資額度,高達262億元,其中電子採購和供應鏈管理,是廠商目前最想導入的方向。

e化效益部分,正在進行電子化建置的業者認為,降低業務聯繫成本是最重要成效,降低客服成本、縮短交貨期限次之,另外如降低人事、採購、生產等成本,亦是廠商覺得導入電子化系統的具體效益。網路交易安全是e化最大瓶頸

不過,業者在e化過程中,同時面臨許多困難。製造業者提出的e化瓶頸中,認為「網路交易安全」是最大問題的比例最多,「交易標準未定」緊追在後,電子交易法規不全、缺乏相關技術支援,和網路頻寬不足,也都是業者疑慮所在。此外,業者亦認為,e化建置的成本效益問題,上下游廠商配合問題,以及嚴重的資訊人才不足問題,將是製造業e化路途中的阻礙,上述阻礙也許可以說明,調查中有16%的製造業者,目前還不打算進行e化的原因。

為幫助產業電子化,政府成立有「行政院產業自動化及電子化推動小組」統籌規劃,包括資訊業的A、B計劃,中小企業的電子化方案,都由此小組推動,依產業別不同,亦區分為6個部門負責。製造業由經濟部工業局辦理,商業由經濟部商業司負責,金融證券業是財政部統籌,農業交由行政院農委會規劃,營建業歸內政部營建署督促,政府部門方面,則由行政院工程會執行。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