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宕已久的倫飛、志合合併案在今(3/14)日拍板定案,雙方以89年12月31日為換股比例基準日,協議以1股志合電腦換發1.32股倫飛電腦股票,並以倫飛電腦為合併後的存續公司,名稱為倫飛電腦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合併後的倫飛擁有本土高雄、中壢2座廠房,中國武漢與崑山2座廠房,今年筆記型電腦(NB)年出貨量將可達到100萬台的水準。倫飛為存續公司,溫生台出任總經理呼聲高

原任倫飛、志合兩家公司總經理的溫生台表示,5月中下旬會再召開股東會,屆時將決定董事長人選,預估合併基準日在8-10月間。合併後的倫飛總經理可望由溫生台出任,原任倫飛品牌事業處副總經理的吳正德仍維持品牌經營部門,代工業務則由黃文耿出任,至於中國方面的負責人,則由原志合執行長陳瑜出任,高階經理人做出小幅度置換。

製造廠方面,原倫飛高雄廠廠長暨生產部副總劉清宏轉任中壢廠廠長,而中壢廠廠長郭健仁則轉往中國崑山廠擔任負責人,主導崑山廠的佈建與營運。而未來中國武漢的廠房將與崑山廠合併,並且在蘇州設置一座60人的軟體研發中心,主要以Linux應用為主。

溫生台表示,中國崑山廠去年登陸投資,投下1250萬美元進行建置,3年資金全部到位,佔地25000坪,預計在今年第4季建置完成,而去年倫飛已取得大陸30%的內銷權,明(2002)年崑山廠正式投產後,預估可有100萬台的出貨量,將有30萬台銷往中國市場。
目標前六大,成為年出貨百萬台的一線NB廠

以台灣區前六大NB廠商而言,每年的出貨量皆在百萬台之譜,而倫飛在歷經虧損之後,也明白「大者恆大」經濟規模的趨勢,結合倫飛既有的品牌資源與志合的代工優勢,挑戰年出貨量100萬台,根據去年度的統計,倫飛在NB出貨量達到24萬台,志合則有29萬台,總計去年雙方共出貨53萬台NB,今年的出貨目標則是挑戰倍數的成長。

溫生台表示,倍數成長的主因來自於合併之後可採取集體議價與聯合採購,降低採購成本,並且透過大量採購,促使經濟規模效益加乘;同時,倫飛與志合在既有的產品線上不需要再重複投入設計,可縮短6-8個月的產品時程。而今年在品牌與代工的比重上,將維持在2比8比例,以接受OEM訂單為主,目標則是擠進台灣區前六大的NB行列。

合併後的倫飛預計今年出貨100萬台,若根據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MIC)的統計,台灣今年的NB出貨量約有1500-1800萬台,倫飛在本土市場的佔有率約在6-7%之間。
新款NB與IA產品上半年陸續出貨

至於目前各擁有900餘位員工的倫飛與志合,是否會在合併後再一次裁員,溫生台表示,由於目前已接獲OEM訂單,短期內生產線的負荷已足夠,因此短期內不會再一次裁員,未來在高雄、中壢、崑山等廠房,都將生產NB與IA產品,今年上半年皆可陸續出貨。

在產品線上,月底時已可出獲1GHz處理器的NB,同時在Q2也將推出超薄型的2 Spindle筆記型電腦,而採取低耗電全美達處理器的產品也將在5月推出。至於佔有小額比例的IA產品,目前已擁有上網機(Webpad)與機頂盒(STB)產品,4月起每個月將可陸續出貨2000-3000台的Webpad,供給美系廠商,至於STB,則需要在延至下半年才能陸續出貨。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