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4月以前,資本市場對網際網路的熱情可用發燒來形容,隨便一家.com公司增資,捧著錢的投資人得排隊等候,當年1月台灣蕃薯藤即從德國媒體集團Bertelsmann、微軟、誠品、宏碁等大廠手裡拿到約7億台幣資金;2月18日,和信超媒體以27美元掛牌,成為台灣首家躍上Nasdaq的網際網路公司,上市幾星期股價即飆到91美元。

2000年4月之後,Nasdaq指數重挫,網際網路股首當其衝,各家分析師提出解釋,網路公司不賺錢,沒理由再拿大筆錢投資,一年來.com公司股價曲線就像溜滑梯,持續探底:網際網路指標公司Yahoo!去年此時的股價還高於150美元,今年3月21日慘跌到13美元,跌幅達200%以上;有大中華概念的新浪網,去年春天掛牌價17美元,現在也只剩1美元,網際網路資金市場氣氛冷得像冰窖。「故事」不再討喜,投資者要的是「獲利數字」

就是「概念」這兩個字,讓資本市場對.com公司態度急速轉變。

過去網路公司的經營邏輯是提供免費服務與內容以創造人潮,同時假設高流量所帶來的價值是能交換到廣告收入,因此企業最高戰略原則是花大錢行銷,吸收最大量的使用者,賺不到錢被視為理所當然,賺到錢反而被打入黑名單。有了這套準則,再加上幾項元素:大中華圈、寬頻、電子商務、夢幻經營團隊,就能兜成完美的「故事」,Nasdaq即敞開門歡迎你。和信超媒體、新浪網都是上一波「故事」中的最佳主角。

但過去半年來,「免費」成為票房毒藥,資本市場也不再相信「概念」,不再喜歡聽「故事」,他們要的是實際可行的「收入模式」及帳面的「獲利數字」。網路廣告成長又走軟

於是,當時網路公司營收主流「網路廣告」成為.com公司的護身符,許多單位的調查都指出,網路廣告市場規模每年至少2至3倍成長,Jupiter Media Metrix提出2000年全美網路廣告金額達60億美元,較1999年提升40%;台灣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MIC)也預測,今年台灣網路廣告規模應可達17.8億台幣,比去年8.7億元呈倍數成長。

多項有利的數字為.com公司注入強心針,不料,去年底美國網路廣告局(IAB)公佈,線上廣告開始走軟,第三季網路廣告金額約19.9億美元,比第二季的21億美元下跌6.5%左右。台灣調查單位潤利公司也統計,2000年台灣整體廣告市場規模較1999年略為萎縮0.7%,為589.26億台幣。指標業者Yahoo!、紐約時報宣佈推出付費服務

壞消息總是容易成為被炒作的題材,無法從資本市場取得資金,網路廣告賺錢的速度又趕不上.com公司的投資,網際網路業者開始尋求新的營收來源,服務與內容收費成為規劃的重點之一。

去年底,Yahoo!即針對電子郵件收費,使用者僅有10MB基本的免費空間,超過就付錢;1月10日,至Yahoo!競標服務區拍賣商品也要繳錢,登記一件商品要付20美分至2.25美元不等的費用。隨即Amazon也表態,會對拍賣商品抽取佣金。

然後,一向視付費為兵家大忌的新聞內容提供者也加入收費行列,美國知名媒體紐約時報就在3月初宣佈,將在今年春天推出付費電子報,裡頭內容與當天平面報紙相同,售價也與實體報紙完全一樣,在紐約賣75美分、其他地區為1美元。收費觀念吹到台灣、大陸

這股收費觀念也從美國吹到大陸與台灣,2000年底,台灣入口網站、內容業者即開始評估收費的可行性,業界也一面倒的認同「內容有價」,但真要付諸行動,還是有不少.com公司持保留態度,因為收費意謂著流量會減少,對一向賴以生存的廣告產生衝突,但又不確定付費市場有多大。此外,付款機制不夠成熟、網路服務與內容獨特性不足,無法說服消費者等都是業者遲疑的理由。

在大陸方面,目前也尚沒有打算開始對「內容」收費的ICP業者,只有一些電子郵件服務供應商、個人首頁服務供應商、線上遊戲網站等提供「服務」的業者,展開了收費的嚐試;基本上,他們都是抓住「較高級的增值服務才收費」這個原則。不過,大陸業界仍不乏有人認為,目前仍缺少必要的市場基礎和用戶群體,推出收費服務「有點一廂情願」。

但仍有業者勇敢邁出第一步,台灣的鉅亨網率先提出將在今年落實收費計畫,網路家庭也針對網路硬碟、ePaper服務收費,新浪網則打算開發小額付費機制,規劃全新收費服務。

而在中國大陸,推出收費服務的網路業者,包括收費電子郵箱的263在線、163.net(網易)、21cn;網易並於三月初開始推出收費的個人首頁服務。此外,如新浪網、搜狐等都把與行動通訊業者合推手機簡訊服務,列為內容收費的重點項目;另如B2C拍賣網站易趣正在籌劃收費,線上遊戲網站聯眾網也打算逐步推動所有會員都需付費才能上線玩game的全員收費制。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