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創投業近年來積極向國際化的方向努力,紛紛到海外增設據點,今年更為了大陸機會,而有到大陸設點的動作。中華民國創投公會表示,在各家創投積極向海外增設據點的情形下,應會需要更多人才,不失為想進入創投業的新兵們的契機。
具指標性的前四大管理基金規模的創投─普訊、怡和、富鑫、和通,前三者陸續在海外增設據點,而和通則正進行擴大經營團隊、招兵買馬的工作。
據了解,普訊與怡和在今年陸續於大陸設立辦公室,並派註台灣的管理階層前往,而富鑫則與招商局合作開設香港新公司,並派任高階主管前往。
創投公會祕書長楊正秋表示,創投雖很少公開徵求人才,但從這一波的海外設點來看,人才需求應會增加,有心轉入創投業的人不妨捉住這個時機。進入創投業至少要有一把刷子
創投業普遍收入豐厚,雖有一股投資的無形壓力,但由於多是美式作風,通常擁有不錯的個人自由度,再加上必須到海外尋找投資案或是洽商,而不時有出國機會,加上台灣創投業的蓬勃發展,使得創投職位的吸引力愈來愈高,各路菁英紛紛投入。
進入創投業必需具備什麼資格?一般而言,創投業者通常擁有產業或財務背景。
產業背景又包括技術背景,例如建邦創投董事長胡定華,或是行銷背景,例如普訊創投董事長柯文昌。此外,創投業大老多數都擁有多年外商公司的主管資歷。
而財務背景則多來自國外投資銀行或是証券公司,最具代表的人應可說是漢宇網絡總裁黃齊元。此外,也有少數來自法律界,例如怡和創投總經理周大任。最好有三到五年產業背景
產業背景與財務背景那一種最受創投青睞?和通創投總經理張忠本認為進入創投業之前,最好有三到五年的產業背景。
張忠本於中華開發任職十年,主導多起投資案,去年底加入和通創投,近幾個月積極招兵買馬,擴大投資團隊。他表示擁有產業背景對一個創投業者幫助很大,不僅懂得如何經營公司,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人脈,增加投資案的來源。產業背景與財務背景人士可互補不足
漢鼎創投(H&Q)資深副總蔣為峰為財務人出身,雖沒有產業背景,卻仍得到另人稱羨的竄升機會。他認為這兩種背景的人可互補不足,對一家創投而言,兩種人都需要。
他建議走財務背景路線最好要走過IPO經驗,例如在投資銀行或是証券公司承銷部門的工作經驗。他說走過IPO經驗,才能嗅得出初創公司是否有上櫃上市的潛力,提高獲利機會。
創投業在美國就被視為是致富的管道,入行門檻當然也相對提高,一般而言,創投業者至少具備高學歷(碩士最多,不乏博士)、高標準的外語能力條件。
熱門新聞
2025-02-05
2025-01-31
2025-01-30
2025-02-03
2025-02-03
202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