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碁集團的改造工程進入第5個月,日前宏電董事會通過將代工製造的研製部門(DMS)獨立而出,董事長施振榮深知台灣企業分割法令不足,若運作不順,很可能造成宏電被迫下市;而這宗台灣上市公司有史以來最大的企業分割案,不僅代表宏碁集團本身的改造工程,對於四大工商團體積極爭取將合併與分割納入公司法來說,也深具指標性意義。DMS若佔宏電營業比重過高,宏電註定下市
讓宏電兩難的是,宏電DMS營收比重確實較品牌營運(ABO)來得高,如果真要進行分割,宏碁集團董事長施振榮擔心的宏電下市問題,很可能因此成真,目前宏電不僅要組織重整、挽救虧損,同時對代工DMS與品牌ABO的營業比重,還要再花一番心思調整。
目前本土企業進行分割時,多半先成立新公司,然後對資產鑑價,之後再將資產賣到新公司;宏電將逐步出售或租讓相關的廠房、建物、土地、機器設備及其他資產,不過這部份同樣有運作的困難,有形的資產容易鑑價,但對於無形的研發、智財權則難以估計。
無形資產正是宏電分割最難的內部問題,原本由林憲銘擔任總經理的DMS,不僅進行單純的OEM,其中還包括設計代工的ODM,未來向主管機關呈報無形資產時,這部份的認定則難以估算,為了避免宏電虛報資產價值弭補虧損,弊端防制的程序也就越嚴格。
Q3完成分割?擺得平內部擺不平廣大投資戶
企業只要一分割,在股市上的市值必定對半切割,但對於分割後企業本身的淨值,卻不見得同等平均。一位律師笑稱,若真要出名或惡搞宏電,現在買一張宏電的股票,只要分割不平或違法,宏電肯定要上法院好幾次。廣大的投資戶顯然是宏電難以擺平的問題。
在外部環境上,宏電擁有超過40萬名的股東,若依此估計,萬一宏電被迫下市,龐大的股東一夕間投資立刻縮水,即使內部運作、組織、人員能夠協調運作,外部的投資市場也不見的能夠接受。一家下單宏碁代工的外商便認為:「現階段在台灣談分割,太難」。
雖然宏電內部認為HP與安捷倫、朗訊與AT&T的前車不遠,但分割後的營運績效與分隔前的利益分割顯然不是同一件事,宏電DMS部門的分割,顯然觸動著台灣廣大的廠商。四大工商團體一致認為,唯有加速公司法納入合併、分割法,才有辦法協助獲利部門不被虧損部門拖垮,而虧損部門儘早結束營運或轉型,以健全台灣本土的產業環境。
台灣企業分割法不足,半年完成分割幾不可能
目前台灣的公司法規定中,參考國外企業分割、合併的法令並不多,目前雖然行政院已委由法律顧問公司積極修法,但屬於大陸法系的台灣法律,與美國的英美法系不同,因此對宏碁電腦即將成為台灣首家上市公司分割的DMS,這一條道路可能要走得辛苦些。
國外的分割案例相當多,包括HP與安捷倫、朗訊與AT&T,都在6個月左右完成分割,而國外法令的充足與經驗,也是促成分割快速完成的主因。不過台灣企業分割所牽涉的層面、機關相當複雜,再加上法令不足,對上市公司來說,6個月的分割時間顯然不夠。
宏碁集團是去年民間企業獲利的第二位,雖然董事會已通過將DMS部門獨立而出,但不管是法令、內部組織或是外在環境,在在顯示獨立成為新公司的難處。除了公司法外,上市公司的條件也牽涉到證期會證券交易法,必須防止後續可能引發的種種交易弊端。
熱門新聞
2025-01-06
2025-01-07
2025-01-08
2025-01-06
2025-01-07
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