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主要以研發電子郵件行銷平台供美國總公司使用的台灣飛鴿網路,今年也將投入台灣網路廣告業務行列,並以自行研發的電子郵件行銷平台作為發展的主力。以電子郵件行銷技術為本轉攻網路廣告業務

飛鴿網路在美國的總公司名稱為ReachOnline,成立於1998年,為華人所組成,在美推廣電子郵件行銷業務。在台灣的分公司則於2000年3月成立,主要負責電子郵件行銷平台的技術開發,台灣分公司的資本額為新台幣1,500萬。

飛鴿網路總經理曾履亨表示,有鑑於公司成立當時台灣網路行銷及電子郵件行銷概念尚未普及,因此,將主力市場放在美國,但現階段台灣網路市場環境已達到一定規模,才決定拓展台灣業務,目前正在招募業務尖兵。

飛鴿網路所發展的電子郵件平台為CAARS (Customer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System),以Java技術製作。提供市場分析、顧客建立、顧客維護、產品教育、精準廣告、互動行銷等功能。

曾履亨指出,此一電子郵件平台與其它電子郵件發送軟體的不同在於,它除了一般電子郵件發送、追蹤、監控等基本功能外,其應用層面廣泛,還包括市場調查機制、客戶管理功能以及為顧客量身訂做的模組化工具。

鎖定許可式、病毒式電子郵件行銷應用

由於飛鴿網路專研的技術是以電子郵件行銷平台為中心,因此,提供的行銷服務也鎖定許可式、病毒式等電子郵件行銷應用。

事實上,雖然飛鴿網路在台灣一直以技術研發為主,但期間也接受部份廠商的委託提供網路行銷服務,包括和泰汽車、明碁電腦、寶來證券等。

飛鴿網路徐芃寧以和泰汽車為例說明飛鴿所從事的電子郵件行銷模式,指出藉由網友的力量協助找出TOYOTA的汽車客戶,以蒐集上述客戶的電子郵件名單。飛鴿網路發送遊戲網頁至會員電子郵件信箱中,其中有一項遊戲必須是TOYOTA的車主才能夠進行的,因此要求會員填入身份證字號及汽車車牌號碼,再與TOYOTA資料庫比對是否為車主。徐芃寧指出總共蒐集超過1萬的TOYOTA車主電子郵件信箱,再將這1萬多筆的資料與飛鴿原本的會員進行比對,發現大多數參與這項活動的網友並非飛鴿的既有會員,而是由會員轉寄信件所得的綜效。

徐芃寧表示,飛鴿網路的會員目前有35萬,無法與入口網站的會員基數相比,但由於飛鴿的會員都是藉由參與飛鴿所舉辦的網路活動而獲得,在網路上的主動性較強,也比較容易擔任網路上「意見領袖」的角色,包括把自己收到的電子郵件再轉寄給他人。

為了深耕電子郵件行銷市場,最近飛鴿網路亦與政大廣告研究生合作進行相關的研究報告,報告名稱為「網路市場行家理論應用於病毒式行銷的探索」,主要是想發掘網路的先期使用者或是較為主動的網友在病毒式行銷中是否能帶來什麼樣的效益,此一報告主題與蕃薯藤及瑋泓互動行銷日前所發表的「Forwarder」概念不謀而合。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