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英特爾Itanium處理器橫掃HP與康柏,IBM今日(7/4)也宣布新款的x380伺服器將採用Itanium處理器,不過因為Itanium與現行IA-32架構不同,預估起飛期將在2002年。
現階段Itanium最重要的問題在於應用的不足,而可支援的平台也僅止於Linux等,除非企業具備自己的研發團隊針對IA-64架構開發相關應用,否則下半年應該還看不到需求出現。現有企業架構多為IA-32,IA-64還要時間
目前現有的伺服器CPU架構幾乎全是IA-32架構,英特爾自8位元的8088處理器以來,所有開發出來的處理器便採用英特爾的指令集架構,之後較重大的改變,是發生在32位元386中新增的多工處理及增加MMX和SSE多媒體擴充功能,但卻限制了晶片組的發展。
受到了英特爾本身指令集的限制以及晶片產業的發展,因此產生複雜化的現象,因此使新型的處理器更接近精簡指令集(RISC)的架構,而一般在使用上為了增加處理器的使用效能,多半會採用超頻與加大快取記億體、增加週期內處理指令數等兩種方法提升處理效能。
IBM認為,新款基於IA-64架構的Itanium與現行的IA-32架構多不相容,再加上晶片組方面的問題,IA-64不易在短期內取代既有的IA-32架構伺服器,雖然IA-64可以運用軟、硬體整合的模式加速資料運算,但IA-64畢竟為市場新兵,要正式進入企業須等待市場成熟。除Linux少數平台支援,目前的應用仍不足
IBM個人電腦事業處高階伺服器專員張榮裕表示,由於Itanium處理器仍是Wintel架構的一員,雖然英特爾單方面宣稱可支援多種平台的運作,但是微軟的Windows 2000並未支援Itanium的IA-64架構,現階段僅有Linux因設計時就以IA-64為基礎,因此支援並無問題。
不僅僅在市場上的平台支援少,包括應用、晶片組架構等方面的支援也顯得不夠,目前在市場上看來,除非具有特殊需求,例如龐大的資料庫、供應鏈管理(SCM)等需要IA-64架構外,IA-64的需求似乎未見提升,採用Itanium處理器的伺服器最快要到2002年下半年才會成熟,而未來的6-12個月的時間中,IBM也希望各業者可以共同教育IA-64的市場。
IBM表示,在Wintel架構的伺服器並不會缺席,因此最快在7月底,採用Itanium處理器的x380便可在台登場,初期將以測試與教育市場為主,短期內市場的起飛期還不夠明朗。台灣伺服器代工廠僅能取得低階機種訂單
與台灣代工廠商關係良好的IBM,目前僅有少數且低階的伺服器機種交由台灣的宏碁、還隆電生產製造,未來是否放大伺服器代工的範圍?IBM表示,因總部方面考量到台灣廠商製造的品質問題,短期內仍將維持低階量大機種的代工訂單,高階機種仍由國外生產製造。
即便未來康柏、HP的Itanium處理器機種問世,由台灣生產代工的比重仍然不高,多半僅止於4顆CPU以下的伺服器機種,新型的IA-64架構伺服器,台灣廠商可說是一點邊也沾不上。
熱門新聞
2025-02-23
2025-02-21
2025-02-21
2025-02-21
2025-02-19
2025-02-21
2025-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