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康柏董事長何薇玲今日(7/20)表示,針對全球產業經濟的大環境來說,確實是數十年來最糟的,她對於度過景氣寒冬,建議大企業須進行精減,中小企業則要備妥1年資金。

以康柏這樣全球化的企業為例,也希望可以透過「精簡」的方式渡過景氣寒冬,何薇玲指出,「精簡」的模式有很多個,站在康柏的角度,希望透過組織的「精簡」建立對客戶的單一介面。全球IT產業已見底,預估明年Q1反彈

何薇玲表示,以目前的景氣來看,就IT產業而言已經見底,也就是說,IT產業已經到了該反彈的時候,但如果以通訊產業來看,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而IT產業反彈的時間,預計就在2002年的Q1。不過目前的景氣未明,原定在2001年Q3反彈的景氣顯然已無法實現。

日前大眾電腦董事長簡明仁曾針對景氣問題做出預估,他表示,今年Q4的PC接單狀況高出預期,而且有別於傳統旺季的Q4訂單,今年Q4的狀況要比2000年Q4好,因此預估景氣的反彈點將在2001年Q4末到2002年Q1間,與何薇玲對景氣的預測有不謀而合之處。大型客戶必須精減成本,壓低燒錢速度

面對景氣的寒冬,何薇玲也對產業界提出建言。她認為,不論是大型企業或中小企業,渡過寒冬的第一法則就是「壓低燒錢的速度」。其次在大型企業身上,才需要以「精簡」來渡過景氣寒冬,但是「精簡」的方法可以有很多,例如現在正在精簡的康柏,就是其中一個。

康柏轉型,事實上也是因應景氣所做的生存手段,除了康柏本身,包括康柏的客戶、供應商也面臨精簡的問題,過去1家客戶可能需要面對康柏的3個窗口,但經過轉型、精簡後,客戶就只需要面對單一的介面、統一的窗口,不僅是康柏,連客戶的精簡脈動也是一致的。

對大型企業的轉型,何薇玲認為有3個要件,第一是降低燒錢的速度,即便有資金,也需要在景氣不佳的情況下小心投資;第二是尋得獲利模式,找到挹注企業生存下去的主要資源;第三是策略聯盟,這也是康柏下半年的重點,包括兼併、合併相關或本體不足的公司。中小型客戶最少必須備妥12個月的資金

對於中小型企業,何薇玲表示,至少需要具備12個月的資金,才得以渡過全球性的景氣寒冬,當然,前提是必須大幅度的降低燒錢的速度,才能將12個月的資金做有效的投資與處理,另一方面,因為中小型企業的規模不大,因此可以快速的因應調整,但資金必須充足。

日前何薇玲前往歐洲遊學,並針對交易市集對交易市集(Exchange to Exchange;X2X)進行考察,就何薇玲在歐洲考察的結果發現,既有的電子交易市集(e-Marketplace),沒有1座電子交易市集會把另1座交易市集當作競爭對手,而這些交易市集主要競爭的,是呆板不知變通的企業,因為這些企業缺乏電子化的基礎,在全球的競爭上就會自然的淘汰出局。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