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涉電子交易認證合法性的「電子簽章法」今年6月才一讀通過,對於提供客戶(client)端電子簽章技術的美商采鴻來說,原本難以推動的網路認證安全市場再前進一小步,該項法令可能明年才能三讀通過,所有單位所核發的電子簽章屆時才能被承認,美商采鴻總經理林金保表示,對於提供技術的廠商來說,法令的制肘是市場推動最大的障礙。「iKey」約5公分的USB裝置,價格介於20到40美金
台灣采鴻2年前成立,林金保說,做認證技術這塊市場非常辛苦,電子簽章法已經在立法院擱置3年了,法令遲遲沒有通過,所有的簽章技術因為於法無據,市場推動非常困難;采鴻不和SmartCard搶消費者市場(如IC健保卡等),以企業和企業(B2B)之間交易認證需求為主要目標市場。
而對采鴻來說,林金保認為消費者端的SmartCard是最大的競爭敵手,SmartCard晶片可儲存使用者資料,需要讀卡機來讀取卡片資料,以加密技術將資料傳送到驗證單位,而采鴻研發的「iKey」則以約5公分的USB裝置,只要有USB埠的電腦就可以提供使用者端的認證應用,一個USB裝置約20美金到40美金之間。
采鴻目前的客戶群包括產業交易市集、銀行、券商等,以交易市集「網際優勢」為例,就必須採購上千甚至上萬個「iKey」;其銷售方式多和系統廠商如宏碁搭售(bundle),或與所有提供網路安全技術的廠商合作銷售。韓國市場最大,新加坡和香港成長可期
除了日本、大陸和澳洲市場外,其他亞洲地區幾乎都是台灣采鴻負責的業務範圍,其中以網路建設和應用發達的韓國市場最大,而新加坡和香港則由政府來推動,市場成長可期。
所謂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稱為公開金鑰基礎建設,為網路世界安全的基礎架構通稱,由第三者公信單位、網路安全解決方案提供者,以及使用者端電子簽證技術,其中網際威信、台灣網路認證中心、博訊代理Entrust.net等提供數位認證服務,另外提供網路安全模組有全景、網安等,而美商采鴻則以使用者端的身份儲存和驗證技術見長。
美商采鴻林金保表示,建置數位認證中心需要花費相當大的成本,台灣市場對於網路安全的認知這幾年才逐漸成熟,使得回收速度慢,未來存活的認證機構可能只有2家到3家,而原本專門開發網路安全應用軟體的廠商,也逐漸被一般應用軟體廠商如精業、普揚等取代。
熱門新聞
2025-02-24
2025-02-24
2025-02-23
2025-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