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上半年甫結束,各家IT廠商年報陸續出爐,根據市調機構Dataquest調查顯示,2001年第2季的全球PC成長,比2000年同期下滑1.9%,高成長的年代結束,PC進入成熟期。
自1980年代以來,電腦每年幾以16.7%以上的速度成長,截至2000年,全球PC仍然維持兩位數以上的成長,但近期蘋果、康柏、HP、捷威等公司的財報顯示,PC已日趨成熟。PC成長趨緩,廠商盼Windows XP刺激需求
根據市調機構IDC的調查數據顯示,第2季全球的PC出貨下跌2%,僅達到2,980萬台,最主要的下滑來自於美國市場的PC趨緩,日本市場則維持不變,原本IDC在今年初預測2001年全球PC的成長率為5.8%,但今年上半年以來因全球不景氣,5.8%成長並不容易。
大眾電腦董事長簡明仁認為,這是因為電腦的汰換率不高,而且沒有更新的作業平台問世推出,再加上電腦更新的「殺手級應用(Killer Application)」尚未出現,因此間接促使全球PC的成長不佳,不過根據大眾第4季的接單狀況來看,比去年同期還高,預計今年PC出貨可以再提升3-6成。
即將在今年10月25日推出的微軟Windows XP,被視為是刺激PC成長的新動力,而微軟一手主導的平板電腦(Tablet PC),預定採用Windows XP平台,一向以PC代工著稱的台灣,也在硬體方面備妥與平板電腦相近的聯網板(Web Pad),等Windows XP問世就採用。成長率高過15%時代已過,今年只有單位數
自1980年代以來,PC每年的成長幾乎在16.7%上下,而今年卻破天荒的出現單位數的成長,早在今年第2季,IDC已對全球筆記型電腦做出下修,幅度為50萬台;如果以台灣市場分析,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MIC)指出2001年台灣桌上型電腦的成長幅度僅有2.6%。
為了避免因為PC成熟期的影響,使企業體質因此受挫,第2季以來,包括康柏、HP、戴爾、NEC皆開始大規模的關廠裁員、降低售價,避開因為市場銷售力不佳所造成的庫存問題,但截至目前為止,各項優惠的配銷(Bundle)活動對刺激市場來說,並未見任何起色。
MIC指出,今年台灣桌上型電腦市場約131.67萬台,筆記型電腦則是38.5萬台,大約僅有170萬台的市場規模,不過因為台灣市場也對全球PC不景氣做出反映,因此MIC也將在8月份公布的下半年預測中做出向下修正,至於下修幅度為何,初步預估應該在10-15%之間。全球前10大PC廠商,只有戴爾出現正成長
如果與2000年第2季相比,全球前10大PC廠商中僅有戴爾逆勢成長20%,全球出貨量達到400萬台,市場的佔有率自11%成長到13%,受惠於下單後組裝的直銷模式與價格策略,戴爾在今年第2季已成功的打敗康柏,站上PC龍頭寶座,維持戴爾數年來的高成長。
排名第二位的康柏電腦,則在PC方面下滑了14%,僅有340萬台的銷售數量,為了因應PC的下滑,目前康柏也正在進行組織的整頓;而排名第3與第4的IBM與HP,在第2季的PC成長皆不如預期;而大部份訂單交由台灣廣達代工的Gateway,在美國下滑了16%。
熱門新聞
2025-02-24
2025-02-24
2025-02-23
2025-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