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策會科技法律中心研究員李科逸今天(7/24)表示,目前台灣政府各部會推動不同電子憑證認證制度的現象,將會逐漸走向整合,從美、日等國的政府電子憑證認證機制走向來看,未來各部會之間可能以一個中介認證機制(Bridge CA)進行整合,方便民眾或廠商進行電子申請或電子採購。建立中介型的電子認證機制
電子憑證認證機制的成熟是政府電子化及民間電子商務成功的關鍵,而如何形成安全、方便、值得消費者信賴的電子商務環境,則需要各電子認證之間有良好的互通機制,李科逸表示,過去曾有將政府及民間的電子認證機制進行整合的想法,不過由於實務執行上有困難,向政府申請的認證不一定能適用商業購買行為,因此各國政府仍鼓勵電子認證走向多元化發展。
李科逸表示,目前政府方面打算作三個大的電子認證業務,並準備外包給廠商,包括內政部的戶政認證,主要是作自然人的認證;經濟部的工商登記,方便廠商資料的更新查詢;以及研考會的電子化政府認證(GCA),這部分主要用於民眾申辦政府文件等業務時使用。
李科逸說,除上述三種外,其他部會或業務單位也有規模較小的電子認證制度,在認證制度過多的情況下,便產生認證制度互連的需求,過去的作法傾向建立統一的機制,所有的認證都要經過國家所建立的認證制度,又被稱為Route CA,不過隨著資訊科技及商業環境的改變,Route CA逐漸無法處理日漸複雜的電子商務環境,統一的電子認證機制變慢慢消沈。
但近一年來,電子認證機制紛紛推出,市場上一片混亂,於是電子認證整合的需求再度出現,李科逸說,不過現在的整合趨勢與過去不同,目前的概念走向Bridge CA的概念,也就是由政府建立一個中介的認證機制,一方面方便政府與民眾的接觸,一方面也可讓民間的認證制度與政府互通。鼓勵民間認證機制達成互通
在民間的電子認證制度發展方面,李科逸說,目前各國採取的作法是盡可能尊重市場機制,由於由政府統一管理,有執行上的困難,且民間各認證機制間要不要互通?不完全是技術管理的問題,而是各認證公司在市場上有競爭關係有關。
不過,李科逸表示,為達到讓民眾及廠商間能夠方便地利用電子商務,目前各國還是採取鼓勵建立互通機制的作法。如此政府與民間的認證才可能互通,以台灣出口導向的特性來說,電子商務的國際化才有可能成熟。
熱門新聞
2025-02-24
2025-02-24
2025-02-23
2025-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