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朝網路新都的目標大步邁進,台北市長馬英九今天(7/26)表示,目前市府已完成109項服務、418種表單電子化;市民上網比例高達64%,使用電子郵件達59%;市府所屬機關有97%完成電子公文交換系統,預計2002年市府所有機關使用電腦比例更要達到100%,與世界高度資訊化城市波士頓、東京等相比,台北市正迎頭趕上。馬英九希望由北市舉辦亞太網路都市研討會
馬英九今天在「APEC轉化數位落差為數位機會研討會」中發表專題演講,說明台北市府兩年多來打造網路新都的經驗與成果。馬英九除發表各項具體數據外,也再度以他的老母親學會發電子郵件為例,強調台北市推動網路新都,連80歲的老年人都學得會。
馬英九說,台北市與香港、新加坡在網路建設經驗一向有交流往來,希望未來台北能以網路都市為主題,舉辦亞洲區域性的網路都市研討會,和APEC會員體分享交流台北經驗。北市資訊化程度加速前進
說到台北市資訊化的程度,馬英九相當自豪的表示,目前436個市府所屬機關學校已完成電子公文交換系統的比例高達97%,市府人員使用電腦比例達89%,預計2002年達百分之百。市府也已提供57%員工電子信箱帳號。
馬英九說,台北市地理資訊系統建置後,提供台北市民電子化數位地圖,提供戶籍、地籍資料、土地管理下水道清理、犯罪預防、停車等服務,而透過門牌號碼管理系統,只要輸入地址,可在電子地圖上清楚顯示尋找的住家及個人,同時,透過此一系統,警消人員可在報案後幾分鐘內抵達現場。該系統將在今年擴大建置。
在提供公共服務方面,市府贈送給市民的免費電子郵件信箱帳號,目前共有超過16萬市民申請。提供交通、生活等訊息的公共資訊站,目前已設置360處,預計2002年達到全市設置800處的目標。市府網站也每週出版電子報,馬英九專用的市長電子信箱,每天接收郵件也超過200封。
作為台北市網路新都核心的9大市民生活網,提供市民醫藥、終身教育、社區服務、旅遊以及志工服務等各項線上服務資訊,目前正逐步完成。截至2000年為止,共有435個里完成社區網路建構,而在電子相簿站上,已張貼超過100萬張相片。挹注3.3億元,今年底北市中小學將班班有電腦
馬英九表示,依去年美國wired「線上」雜誌報導,在世界四十六個具網路發展潛力都市中,台北在亞太地區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八,僅次於矽谷、波士頓、以色列、赫爾新基、倫敦等世界主要都市,他認為,台北之所以在亞太地區名列第一,南港軟體園區、整體網路環境、臨近新竹科學園區等因素為主要因素。
台北市視為重點發展的南港軟體園區,第一階段從1999年10月開始,預計將開發近210萬平方尺土地,可提供75家廠商、4000名員工進駐;第二階段預計至2003年完成270萬平方尺土地開發,至2004年則將開發8.2公頃面積,並提供1萬5000名工作機會,估計屆時年產值將可達到110億美金。
馬英九表示,今年底將達成結合民間企業整合寬頻網路的目標,目前市府正規劃電子簽章、市民電子身分認證卡,並設立網路緊急事件處理中心。
而台北市網路學習的架構,市府提供3小時免費上網學習教學、目前已有13萬人受訓;市府教育局也挹注3億3000萬元的資訊化經費,目前全市中、小學1萬1000班中,設有電腦比例為57%,預計在今年底可達到班班有電腦的目標。
熱門新聞
2025-02-24
2025-02-23
2025-02-24
2025-02-21